国家开发银行开发性金融信用额度7亿元,开辟了政府新的融资渠道。成立全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我市被评为“浙商(省外)投资最佳城市”。全年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36项,到位资金12.5亿元,是去年的1.38倍。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完成增加值31.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8。深入推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活动,平凉旅游品牌的知名度正在提高,成为全省旅游大市。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对外贸易势头看好,外贸销售和出口创汇分别增长17和16.6。
六是注重统筹协调,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排危建校等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消除d级危房xxxx平方米,新改建校舍面积20.xxxx平方米。医专新校区建成投用,平凉一中二部开工建设,农村中小学实现了现代远程教育全市覆盖。全市疾病控制体系和传染病预防体系基本建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取得成效,乡镇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不断健全基层计生服务网络,落实奖励扶助和保障制度,人口自增率控制在4.96‰以内。全面实施特色文化名市建设规划,以优异成绩通过省级卫生城市验收。《平凉地区志》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突出安全检查和重大安全隐患治理,安全生产形势基本稳定。大力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实施药品、食品放心工程,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重视政法机关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市法院审判大楼和一批基层司法庭所。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了社会稳定。民族宗教、优抚安置、双拥共建、地震、气象、档案、老龄、残疾人等事业取得了新的进步。
七是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民生问题。从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积极稳妥地做好下岗职工安置、征地拆迁、社会保障、救灾救济等工作。落实了年初承诺的八件实事。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xxxx人,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18xxxx,全市职工收入人均增加132xxxx,是近年来增加最多的一年。城市低保标准提高1xxxx,人均补差达到6xxxx。全年发放各类救灾救济资金90xxxx元,落实贫困县农村中小学生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资金164xxxx元,有效解决了受灾和特困群众吃、穿、住、医、学等困难。实行重大信访案件包案责任制,妥善处理了各类矛盾。
八是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行政能力。以建设责任政府、法治政府、服务政府为目标,认真贯彻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成立市级行政投诉中心,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有了新的提高。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力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认真办理人大、政协议案、提案21xxxx,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的联系。开展行政效能监察,持续推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得到加强。
各位代表,五年来的发展变化是巨大的,取得的经验也是丰富的,是启发、推动我们继续前进的宝贵财富。实践证明:优化完善发展思路是加快发展的首要前提;坚定不移地狠抓项目建设是加快发展的关键所在;积极推进改革创新是加快发展的不竭动力;不断创优发展环境是加快发展的基本保障;大力弘扬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是加快发展的重要保证。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在各个领域和岗位上辛勤劳动、做出贡献的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我们支持与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向大力支持我们工作的中央、省驻平单位和解放军、武警官兵、预备役军人,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较小,人均水平低,综合竞争力不强,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还不够高;制约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产业内部结构和所有制结构仍不合理,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与人民群众的需要还有一定差距;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一些政府部门和少数公务员为民服务、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亟待提高;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政府职能转变的任务还很艰巨。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在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中切实加以解决。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十一五”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市实现总体小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