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更要看到,虽然全省都出现“三回落”,但我市是上半年全省唯一一个投资负增长的地级市,比全省平均水平低了14.8个百分点。市内各县(市、区)也不平衡。在投资方面,江山增长14.4%,市本级增长7.2%,开化下降2.2%,常山下降10.5%,龙游下降14.8%,衢江下降25.4%,柯城下降53%。在招商引资方面,市本级的协议引资和到位资金分别完成年度计划 66.1%和71.4%,江山60.3%和65.8%,柯城50.6%和62.3%,衢江51.7%和61.8%,龙游40%和43.7%,开化23.6%和54.5%,常山22.8%和36.3%。就市本级来说,完成全年任务的只有9个部门,完成一半的有11个部门,80%的部门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分析原因,投资回落在一定程度上是贯彻宏观调控政策的结果,特别是房地产、水泥建材等一些行业的回落,有其客观、合理的因素,是宏观调控的预期目的;但我市投资负增长也有自身的原因。一是投资结构和经济结构不合理,“一业损则全局损”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房地产业和建材业在投资结构和地方财政中所占的比重较高,剔除这两个行业的影响,限额以上投资和工业效益指标还是上升的。二是要素保障不到位。在资金方面,银企对接不充分,“贷款难”和“难贷款”并存,中长期贷款同比减少9.83亿元,中小企业信贷门槛提高,影响了部分企业经营和项目推进;在土地方面,尽管储备相对宽裕,但布局不均衡,特别是报批手续迟缓,审批周期过长,土地供给大幅减少,土地供给量从去年全年的3.11万亩,急剧下降到今年上半年的0.39万亩,土地购置费下降32.7%。三是工作上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在 要素制约、征地拆迁政策处理难度大以及换届等的影响下,一些地方和部门抓项目、抓招商的精力不集中,存在等待观望、消极畏难的情绪,缺少主动出击、强力推进的精神和措施,项目建设、落地进展缓慢,项目储备特别是生产性重大项目储备明显不足;部门服务质量下降,办事拖拉、效率低,少数部门甚至打着规范的幌子谋取小团体利益,“三乱”现象有所回潮,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此外,一些企业在新的形势下,发展方向、投资方向不明确,对投资持谨慎观望的态度,非国有投资增幅回落了65.4个百分点,这也是投资特别是工业投资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总之,各地、各部门都要深刻反思,在同样的宏观条件下,在同样的困难下,为什么衢州会成为全省唯一一个投资负增长的地区?为什么市内不同区域间、部门间的差距会那么大?这里固然有基数和结构的原因,但我看更主要的还是工作上的原因。很多问题事在人为,努力不努力,结果不一样。特别是上半年以来,工作抓得紧不紧,大不一样。江山市的经验就表明了这个问题。认真回顾一下,上半年以来,真正能够做到千方百计、全力以赴抓招商、抓项目、抓推进的地区和部门,情况就不一样。会议以后,大家要认真分析,找准症结,着力加以改进和解决。
虽然形势很严峻,但是我们仍然要有信心,努力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厉书记在市委、市政府经济形势分析会上已经明确今年目标不能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