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列举的1234567,并不能包揽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我之所以在这里提出来,目的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学习思路,这样使大家容易记而已。学习的关键还是要通读胡总书记讲话的全文,学习中央其他领导和省、市、区领导有关和谐社会建设的讲话及相关文件,通过反复学习,结合工作实际,加以实践,起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接下来,讲第二方面:邓维龙书记讲话的主要精神
同志们,本月11日,邓书记在全市构建和谐珠海大会上作了重要讲话,讲话全文14000多字,从四个大部分对如何构建和谐珠海作了全面的阐述。在这里,我把邓书记讲话的主要精神说一说,也许对大家会有一些帮助和启发。
第一部分,认真学习,深刻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及其重大意义。在这方面,邓书记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既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党建理论,又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明了方向和途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构建和谐广东的工作,于今年8月下旬召开了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构建和谐广东”专题学习会,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出台《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构建和谐广东的若干意见》,对构建和谐广东作出全面部署。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好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及其重大意义,学习领会好胡总书记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讲话和温总理考察广东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领会好省委专题学习会的精神。充分认识珠海作为经济特区和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肩负着“窗口”和“试验田”的重大使命,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和要求更加紧迫。因此,我们要把构建和谐珠海与继续“增创新优势,走出新路子,办出新特色,实现新发展”结合起来,与建设实践科学发展观先行示范市和珠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结合起来,统筹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在发展中体现和谐,在和谐中加快发展,努力保持社会活力,维护社会公平,确保社会稳定,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和谐统一。
第二部分,认清形势,坚定构建和谐珠海的信心和决心。
在这方面,邓书记主要分析了珠海经济特区成立25年来所取得的成绩,一是形成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二是走出了一条具有珠海特色的人与自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路子。三是形成了充满活力的创新机制。四是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社会治理结构。五是形成了昂扬向上的特区精神文化。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经济社会的快速协调全面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所有这些,都为建设和谐珠海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邓书记指出,特区成立25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完全有理由为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光荣和自豪。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偏小,实力不够强。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仍然未能得到有效解决。二是区域发展不平衡。西部地区城市化、工业化步伐相对滞后,区、镇经济实力仍较薄弱(例子:粤C车牌……)。三是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总体水平不高,财政投入不足,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协调。四是仍存在一些影响稳定的因素。城乡收入差距较大,社会保障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充分就业特别是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压力较大。一些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仍然存在,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五是干部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既不能在成绩面前得意洋洋、固步自封,也不能因为片面强调困难和问题而悲观失望、无所作为。要按照温家宝总理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的要求,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走在前面,在建设和谐社会方面走在前面,在改革开放和制度创新方面走在前面,“以特别之为,立特区之位”,为实现新时期赋予经济特区新的历史使命而不懈努力。
第三部分,真抓实干,切实做好构建和谐珠海各项工作。
邓书记指出,构建和谐珠海是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其中发展是基础,稳定是前提,利益是核心,法治是保障,改革是动力,文化是支撑,和谐家庭、和谐单位、和谐社区、和谐村庄是载体。我们一定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邓书记在讲话中重点指出,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实践告诉我们,社会不和谐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经济不发达,社会发展不平衡。只有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