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建设和谐珠海的必然要求。因此,结合各位领导的调研成果,我们在《意见》中提出了深化上述重要决策的具体措施,与市五次党代会以来提出的一系列政策相连贯,保持了政策的连续性。这一点非常重要,起到了承接前人、开拓未来的工作思路。
四是突出可操作性。《意见》力求做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措施切实可行,在具体安排上着重提出眼前必须做而且有条件做的工作,突出作为实施意见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也就是说,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意见》的主要内容
《意见》全文1万字左右,分为三大部分,共34条。
第一部分为“构建和谐珠海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一是提出了“富裕、文明、法治、魅力”的总体目标,使构建和谐珠海的要求具体化。二是针对我市目前已经存在和在建设和谐珠海过程中可能发生、必须注意的问题,提出要“处理好六个关系”。包括处理好加快经济发展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系,提高经济发展速度与效益质量关系,加快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的关系,改革发展与维护稳定的关系,激发社会创造活力与维护社会公平的关系。
第二部分为“构建和谐珠海的主要举措”。这是《意见》的主体部分。根据“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要求和我市的实际,我们提出了五个板块八个方面的措施:
第一是推进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夯实构建和谐珠海的物质基础。调节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最根本的是要靠经济实力。因此,构建和谐珠海的第一要务,仍然是大力发展经济。在这里突出强调了要坚持“工业强市”、“科教兴市”、“三产旺市”三大战略,推进工业西进城市西拓,加大力度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和“三农”工作等。
第二是从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基层民主管理,全面建设“法治政府”,积极推进公正司法等几个方面,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构建和谐珠海提供政治保障。
第三是通过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快发展文化事业,积极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体育事业等几个方面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巩固和谐珠海的精神支撑。
第四是促进社会和谐有序发展方面。实现社会的和谐有序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点内容。结合珠海的实际,我们在这里重点讲了四个方面。一是强调发挥经济特区的优势,大力推进改革创新,探索新时期经济特区发展的新模式,通过制度创新激发体制活力,通过人才机制创新提高社会创造力,营造既适于居住又适于创业的良好环境,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注入强大的活力。二是强调协调社会利益,通过完善分配政策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保护外来务工人员合法权益等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使社会成员能够同享成果,共建家园。三是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高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能力,维护社会稳定,营造平安祥和的社会环境。四是加强社会管理,创建和谐社区,提高依法管理社会的水平。这四个方面之间有着紧密的逻辑关系,活力是经济社会继续发展的源泉,利益是社会和谐有序的核心,稳定是社会和谐有序的前提,管理是社会和谐有序的体制保证,四个方面,相辅相成。
第五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珠海独具特色的亮点。在这里单列作为一部分。
第三部分为“切实加强对构建和谐珠海的组织领导”。针对目前少数干部存在的特区观念和创新意识弱化的情况,我们强调了要把加强各级党委的执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珠海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弘扬特区精神,激发全市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构建和谐珠海的伟大实践中来。
最后,我讲第四方面:街道社区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上面,我讲了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和一些概念,也讲了邓书记的讲话精神,讲了市委《意见》的出台过程,现在重点讲一讲街道社区如何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容。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社区日益成为城市管理的重心,人民群众生活的家园和各类经济社会组织活动的舞台,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实践表明,这一时期,社会能否得到和谐发展,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和谐社区是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和谐社会的缩影。因此,我们必须深入学习领会中央和省、市有关建设和谐社区和谐村镇的精神,认真分析街道辖区建设和城市管理形势,积极探寻建设和谐社区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一)正确认识街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n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