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发展民生事业,辖区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我区是老城区,辖区破产企业、下岗职工较多,贫困弱势群体集中。为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在财力十分紧张情况下,我们不断加大投入,优先保障民生事业的发展。就业再就业方面,先后投入500万元,建立了全区三级就业网络平台,其中区级人力资源市场是目前全市档次最高,功能最全的一个,在乡办、社区建立了31个就业服务大厅,安装了触摸屏、电脑、大屏幕等现代化办公设备,除每周定期开展人才对接交流活动外,还积极组织针对残疾人、4050人员等专项免费职业推介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已累计开展大型人才交流会7场,帮助5000余人实现了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方面,不断扩大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覆盖面,累计新增参保20362人,基金结余1.42亿元,综合保障能力明显增强。保障就医方面,我们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参合人数达28280人,参合率99.23%,位列全市第一,累计报免12244人次343.9万元,切实减轻了农民就医负担;实施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实现了城乡医保全覆盖。我们不断加强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在扩建各街道社区卫生站所的基础上,,又投资840万元新建了道东、车站、南大街3家高标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近期将正式启用。兴办教育方面,积极改善办学条件,累计投资1360万元,新建了建华小学、实验二小和九中实验楼,翻建了建兴小学,启动了校舍安全加固工程。大力实施“三名”工程,聘请国内知名专家来区长期带徒讲学,多个教研成果在全国获奖,并培养出了全国十佳少先队员陈一栗、郑佳璐等一批优秀学生,全区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升。同时,围绕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冬季供暖、疫病防控、食品安全、生产安全等方面,全区各级各部门以守土有责的精神,创新思维,扎实工作,营造了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二、新一轮城镇化和工业化浪潮,使我们区的产业优势更加突出,发展前景更为广阔
我们干事业抓发展要放长眼光,找准区在沧州及至全省的定位,才能明晰思路,准确把握机遇,取得更大更快的成效。总体看我们区主要有三个方面优势,一是区处于“两环”经济圈一线位置,可以在更宽领域上承接产业转移。区是环渤海经济区内重要交通枢纽,距首都北京240公里,距中国经济的增长极滨海新区120公里,距河北经济的增长极渤海新区80公里。京沪铁路、京九铁路、朔黄铁路、京沪高速、石黄高速、沧保高速等交通干线穿境而过。随着沧京与石黄高速对接、京沪高铁竣工,沧州将成为我省继唐山、石家庄之后第三个拥有环城高速的城市(市区东部有两个出口,其中北连接线出口为姚官屯互通,南连接线出口为小园互通),进一步缩短了时空距离,使我们融入到了京津一小时经济圈。同时,黄骅综合大港8月1日将实现开航,届时将达到10万吨级船舶进出港的标准要求。这样的交通条件,在河北省所有的城区中首屈一指,在全国也是少之又少。我们做行政工作可能感受没有那么深刻,大集团、大客商选择投资地点时,一看区位交通优势,二看产业基础,三看人力成本。这几点我们区全部具备,特别是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回升向好,京津地区产业加速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对于我们承接项目资金转移,壮大商贸物流产业,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影响。二是城镇化建设将为区城市发展开辟广阔空间。纵观世界经济和城市发展历程,城镇化是拉动消费,实现经济腾飞的必由之路,沧州提出到2020年,建成中心城市、黄骅新城、任丘市区三个百万人口城市,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60%以上的目标。可以说未来十年内,沧州中心城区人口将增加60万,带动多万平米的住房需求,创造出近千亿元的新增消费需求。从购买力来看,现在沧州周边各县市富裕起来的人们,大都希望到市里来居住生活,已成为拉动房地产市场的重要力量,以我区百合家园和东方世纪城为例,前一段时间这两个小区都试探性地投放了几百套房子,因为价格要比西部低几百元,吸引了大批城郊和沧县的居民前来购买,都是提前一天连夜排号,几百套房子一两天就抢购一空,需求之强劲可见一斑。区作为中心城区在增强承载功能,聚集人口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去年通过我们大刀阔斧的拆迁,王御史、蔡庄子、鼓楼上城、百合家园、化工厂旧厂区、华兴太阳城等几个重量级的城建项目今年将全部开工建设,荷花池、三里庄、榕城世家、东盛家园二期、众和嘉苑等几个项目已通过市规委会审批,也将启动拆迁改造,预计拆迁面积将达到50万平方米,开工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将带来2亿元的财税收入。可以说,未来几年随着人口加速向中心城区聚集,我们区干部职工驾驭大规模拆迁的能力不断增强,老城区开发改造的规模和力度将一年比一年大,城市面貌也会越变越美。三是区工业加速转型升级,将成为推进中心城市发展的强力支撑。实践证明,工业化是财税来源和就业之基,也是市场经济不可逾越的阶段。以我国5个经济特区发展实践为例,深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