圳和厦门选择了走“实业起家”之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了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从最初的小渔村、小城市成长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沿海开放城市。而珠海、汕头和海南曾试图绕开工业化,结果走了弯路,多年经济发展迟滞,现在又回头补上“工业化”这一课。之所以和大家说这么多,就是希望同志们明白,城市发展和扩张必须靠工业来支撑,只有工业企业多了支柱产业强大了,才能吸纳更多的人就业,进而解决就医、就学、社会保障等各方面问题。从沧州中心城区工业发展趋势来看,我们区基础最完善、实力最强、势头最好,全区工业产值达到170亿元,是运河区和开发区的总和,同时一批产业支撑项目也在扎实推进,总投资12亿元的沧州炼油厂500万吨原油质量升级改造项目,其中90万吨催化汽油吸附脱硫装置和8万吨苯抽提装置已竣工投产;120万吨延迟焦化扩能改造项目10月份也将竣工投产;160万吨柴油质量升级项目也通过了中石化总部批准,正在进行前期设计工作,达产后,沧州炼油厂原油加工能力将大幅提升,市区工业企业龙头老大的地位更加巩固;还有飞达石油钻采设备、垃圾发电厂、强力新型建材、二甲基亚砜等项目也在快速推进。只要我们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抓好工业大项目,通过2-3年的不懈努力,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将达230亿元,利税60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强区,为沧州成为百万人口大城市提供产业支撑。四是财税结构更趋优化,经济增长的基础更加坚实。
重点行业的经济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全区全部财政收入完成29.56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92亿元,其中石油化工和制造业完成区级收入3976万元,占全区一般预算收入的20.7%;房地产和建筑安装业完成区级收入5374万元,占全区一般预算收入的28%,是历年来实现税收最多的一年;金融保险、交通运输、电信邮政业共完成区级收入4671万元,占全区一般预算收入的24.3%,成为全区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之一;批发零售、餐饮娱乐业共完成区级收入2610万元,占一般预算收入的13.6%。同时,骨干企业数量越来越多,财税贡献能力不断增强。区级收入超百万的企业共有39家,共为区级财政贡献1.26亿元,占一般预算收入的65.6%,同比提高了5.6个百分点;区级收入超500万元的企业达到6家(河北恒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中石化沧州分公司、达力普石油专用管公司、沧州新联通公司、沧州农房公司、凯德房地产开发公司),比增加了2家,共为全区贡献6865.7万元,占一般预算收入的35.8%。像这些对地方贡献超500万元、超千万元的大企业即使在全市范围内也是少之又少的,这是财税增长的基石和源泉,我们要向爱护眼睛一样,呵护企业发展。今年的财税形势整体向好,一季度完成全部财政收入8.73亿元,同比增长70%,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519万元,同比增长41%,实现了首季开门红。在年初区八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确定的一般预算收入全年目标为2.07亿元,从目前各大企业生产运行和房地产开发情况看,全年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3亿元,是有把握的,力争完成2.5亿元,为我们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改善办公条件,提供了财力保障。
三、把握好当前工作重点,以脚踏实地的拼搏奋斗,开创区的美好未来
只有方向明确,步调一致,才能凝聚和调动各方力量,形成推进工作的强大合力。下面,我将今年全区经济工作的重点和思路向大家介绍一下,希望同志们在工作中好好把握。
一是推动“一线两翼”开发,让老城区实现新变化、展现新气象。按照“一线带动、两翼齐飞、东西平衡、统筹发展”的思路,抓住全省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的重要机遇,以更大的力度实施拆迁改造,加快城市建设步伐,让老城区面貌、功能、品位实现较大提升。一线即京沪铁路沿线区域。主要包括王御史、蔡庄子、三里庄三个村和泰和世家、众和嘉苑、欣怡嘉苑、沧铁家园等项目,通过该区域的开发建设,改善城市窗口形象,培育总部和楼宇经济。其核心是火车站区域开发,在北个体车站区域建设大型商业设施,将周边鞋类、工业品、五金三个批发市场进行整合升级,彻底解决经营档次低、发展空间受限问题。沿路两侧建设写字楼、星级酒店,聚集金融保险、宣传创意、信息咨询等服务业,积极吸引大型工业企业在这里设立研发和销售中心,努力构建配套全,有较强辐射力的现代化商务中心。拆迁解放路以北老旧建筑,建设现代住宅小区。相信不久的将来,一个人流如织、功能完善、风格现代的新商业区将呈现在狮城百姓面前,在更高层次上再现往日的繁荣与辉煌。目前,火车站区域的总体规划已完成,按照开发计划,今年搬迁北个体车站,在原址开工建设大型批发市场。城市核心区即沿清池大道区域。主要包括鼓楼上城、荷花池、造纸厂旧厂区、十字街、小树林等项目,重点是荷花池区域改造建设,我们将对西起清池大道东至建设大街348亩范围内的1600余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