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分类改革,配套建立完善相应的制度规章;指导督促国有企业实施规范化股份制改造,健全多元化的资本结构和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要在优化公共服务上创新突破。坚持以民生实事项目为抓手,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不折不扣落实惠民政策,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努力为城乡百姓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与服务,保证他们在教育、医疗、就业、社保和住房等方面享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要探索运用市场机制盘活公共资产、创新运作模式、提高服务效益的有效途径,尽快改变单纯依赖财政投入支撑公共设施建设、运转与服务的局面。要强化管理服务“成本控制”理念,从科学编制预算、增强刚性约束入手,大幅压减一般性开支,集中财力向公共产品倾斜,以较低的投入成本实现公共服务效益的最大化。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领导同志要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主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实际,领衔挂帅强力推进重点工作,亲历亲为有效破解瓶颈制约,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闯出路子、打开局面,带动整体工作更加扎实有效地推进。
三要靠精诚团结、齐心干事焕发新活力。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要倍加珍惜、切实维护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靠坚强的团结更好地集中智慧、凝聚力量、激发活力、推进发展。要始终坚持在大局下行动。善于从政治和全局上观察思考问题,增强敏锐性、提高鉴别力,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要自觉服从市委的统一领导,主动把本地本部门的工作放到全市大局中去把握、去思考、去运筹,坚决摒弃部门利益、小团体利益、个人利益,保证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在政府工作中得到贯彻落实。要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进一步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决定,领导成员都要按分工落实集体决议,履行好各自的职责。成员之间要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补台,发挥班子的整体效能。主要负责同志要有容人的胸怀、谦让的气度、闻过则喜的修养和用人所长的美德,支持班子成员放手大胆工作,设身处地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问题,在合作共事中加深理解,在团结奋斗中实现和谐。部门之间、条块之间要注重协调联动、凝聚合力攻坚。对年初确定的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和重要事项,牵头主抓部门要集中精干力量,强化组织协调,制定具体方案,全力全速推进;相关责任部门要切实担负起各自的任务,既主动靠上、全力配合,又分兵把口、分线作战,不推诿扯皮,不回避矛盾,真正形成一个目标一条心、步调一致抓落实的强大合力。
二、依法行政要上新水平
依法行政是政府机关必须遵循的施政准则。xx年全市依法行政第四个五年规划实施以来,各级政府及其部门按照国务院、省政府部署要求,深入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制度体系逐步完善,行政行为进一步规范,审批事项大幅削减,行政执法水平持续提升,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保障。同时也要看到,我市依法行政工作还存在不少差距和问题,突出表现在:某些领域的制度建设滞后于改革发展,行政执法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一些地方和部门特别是少数领导同志法制观念不强,依法行政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运用法律手段加强社会管理、改善公共服务、调处复杂矛盾问题还不够得心应手。当前,经济社会的深度转型、各种利益格局的深入调整以及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都对依法行政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一定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依法行政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生改善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一要自觉学法守法用法。面向所有政府工作人员强化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每年都要按照规划要求对本级政府部门及下级政府机关干部进行依法行政知识培训,并实行公务员录用管理和领导干部任职前的法律知识测查制度。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坚持完善政府常务会议、部门办公会议学法制度,做到计划、内容、时间、人员、效果“五落实”。各级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以对法律的尊重和敬畏,切实增强依法施政、依法办事的自觉性,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特别是在涉及土地、环保、规划、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等方面的问题时,一定要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作出决策、摆布工作、解决问题,有效杜绝轻率随意、盲目蛮干等违法违规行为。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处理涉及群众利益、公共安全的各种矛盾问题,保证每一项决定和举措都于法有据、程序规范、操作得当,确保各类纠纷在法制轨道上得到根本解决,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和合法权益在法律框架内得到切实保障。
二要提高制度建设质量。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关系经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