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确保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各项任务完成
20**年3月,省政府出台了“十二五”时期《贵州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对“十二五”期间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提出了阶段性目标,明确了重点任务和落实措施。在今后工作中,我们要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广泛宣传普及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观念和知识,引导公众科学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积极投身转方式、调结构、上水平的生动实践;要围绕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把《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渗透到群众日常生活中,普及低碳生活、疫病防治、身心健康、应急避险等观念和知识,开展卫生保健、移风易俗、反对愚昧迷信的宣传教育,激发公众参与科学素质建设的积极性;要围绕创新型国家建设,弘扬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培育创新文化和诚信文化,让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加热爱科学、关注科技、参与创新、提升素质。
(一)要通过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广泛吸引公众参与。主题活动是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的重要抓手。要紧紧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的工作主题,组织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志愿者,广泛开展各类主题科普活动和宣传,积极推动主题活动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进农村、进企业,使主题活动生动活泼、深入人心。
(二)要以重点人群为突破口,带动全民科学素质持续提升。一是实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推动科普工作与素质教育紧密结合,将科普内容纳入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教材和教学计划,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二是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要加强农村科普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劳动技能培训、科技传播下乡等科普活动,努力提高农民运用科技能力和科学生活水平。三是实施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加强企业职工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开展安全知识、心理健康科普宣传,提升综合素质和城市生活能力。四是实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要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研修和网络学习等方式,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态度、讲究科学方法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在综合评价、选拔录用中体现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的要求,着力提高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五是实施社区居民科学素质行动,拓展社区科普设施功能,通过形式多样、贴近群众生活的社区科普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建设和谐社区作出积极贡献。
(三)要坚持面向基层、重心下移,推动全民科学素质建设深入普及。基层群众最需要科学知识,最渴望科学普及。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只有关注基层、深入基层,才能真正实现公平普惠。一是要把加强基层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作为长期任务,各级各类培训机构要积极开展不同层次、内容丰富的职业技术教育和经常性科普活动。二是要推动各类科普平台的整合共享,提高使用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是要进一步加大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和科普资源开发力度,把科技馆等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基本建设计划,拓展和完善现有科普基础设施的科普教育功能。四是要进一步加大基层科普宣传载体建设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手机、互联网等载体以及农家书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实施,不断扩大科普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五是要进一步加大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建设力度,大力推进科普示范乡(镇)、科普示范村(社区)的创建活动,加快建设一批集推广、培训和示范于一体的科普示范基地和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推动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深入开展。
三、加强领导、完善机制,为深入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强保证
通过5年来长期不懈的努力,我县已经建立了基本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工作机制。实施《科学素质纲要》是一项艰巨任务,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各乡镇、各成员单位要高度重视、统筹规划,要凝心聚力、协调配合,努力推动“十二五”期间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再上新台阶。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进一步深入开展。要完善人才培养和动员机制,建立科研与科普密切结合的长效机制,强化科普投入和产业保障机制,健全监测评估体系和考核激励机制。还要完善政策法规、督促检查等保障机制,坚持把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纳入各地和各部门的目标绩效考核,进一步落实领导责任,定期研究部署,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和公民参加全民科学素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