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切实抓好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一要强化组织保障。各级各部门要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集中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确保政府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到位。特别是县安委办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建立健全联席会议、重特大事故现场会议和事故分析通报及责任追究等制度。二要强化投入保障。各生产企业作为安全生产责任主体,要加大事前预防性投入。安全生产有关部门要加大各领域安全生产专项经费和全县安全生产重点项目建设专项资金的争取和投入力度,形成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与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互动机制。三要强化宣传保障。宣传新闻单位要加强正面引导,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努力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
(五)切实抓好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坚持“属地为主、优化整合,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条块结合、合理布局”的原则,进一步建立健全县、乡(镇)、村三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组织,要加强矿山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农村义务消防队伍、义务森防队伍建设。建立一批训练有素、反应快速、装备齐全、保障有力的应急队伍。县安监局、县政府应急办、公安消防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要进一步修编完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领域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救援预案的宣传和演练,切实提高处置各类事故和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县气象部门要做好灾害性天气的预警、预报。各矿山、水库、桥梁及临近山坡的工厂、房屋、建筑工地要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而引发各类重大事故。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要立即采取应急救援措施进行妥善处置,同时按规定及时上报,不得迟报、漏报和瞒报。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不断把安全生产工作推上新台阶
安全生产是硬性要求,硬性指标,不仅是重要的工作任务,而且是重大的政治任务,事关改革发展、社会稳定大局,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必须抓紧、抓细、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一)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乡镇党委、政府XX县直部门“一把手”要切实履行安全生产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必须亲自抓,负总责,其他领导班子成员要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制度,真正做到从思想上、行动上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要有如履薄冰的紧迫感和危机感,要切实把安全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坚持安全生产无小事,要成为敢抓敢管的“强手”,成为会抓会管的“能手”,抓体制建设、抓源头治理,抓到位、抓落实。
(二)要落实责任,强化监管。一是要强化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XX县阳和煤矿“3.29”事故和XX县幺公营煤矿“4.02”事故的代价是惨重的,事实证明企业没有安全的前提,生产和效益无从保障,企业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发展,不要安全就没有一切,不能出事故,也出不起事故。我们要采取强有力措施,督促企业法定代表人履行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保证安全投入、强化现场管理、坚持隐患排查治理,依法安全生产建设,把安全生产的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人。二是要强化部门监管责任的落实。安监、工能、国土、公安、交通、住建等行业安全监管部门要认真履职尽责,加强监督管理,强抓重管,把各项工作抓细抓实,部门之间要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形成抓安全生产的强大合力,全力推进我县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步。三是要强化属地管理责任的落实。各乡镇要认真执行省、市、县有关煤矿安全生产属地管理的规定,进一步完善包保责任落实的各项办法和措施,抓好领导干部和监管人员的包保工作;要加强对辖区内企业的监督管理,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基本制度和各项规定,并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三)要加强整治,排除隐患。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要立足“治大隐患、防大事故”的目标,从源头抓起,从预防抓起,从根本上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要加强对煤矿、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建设施工等行业(领域)的隐患排查专项整治工作,将隐患排查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要从每个行业做起,从每件小事做起,从每个环节做起,组织精干力量往深处查、往细处查、往最薄弱的环节查,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到实处,把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做实、做深、做细,不留盲区、不留死角,切实提高事故超前防范能力。
(四)要强化考核,严格奖惩。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健全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积极推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和“一票否决”制度,对安全生产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大张旗鼓地予以表彰;对工作成效突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