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服务业要抓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方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县服务业虽然取得了较大发展,但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仅占29%,而全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已达46.1%,30多年来首次超过了第二产业,全区的占比也达到了42%,这说明我县服务业发展水平很低,发展的潜力很大。当前,我县人均gdp已达36000余元,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正在从物质型向服务型、文化型转变。我县有着西部少有的区位交通优势,要把现代服务业作为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围绕旅游、物流、金融、消费四个板块,推动一、二、三产同步互动、共生演进。要重点抓好现代物流、商贸服务和专业市场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金融业、社区服务业、文化创意设计会展产业。要主动融入全市大物流产业发展格局,推进物流服务的社会化和专业化,依托中宁陆路口岸,发挥公路、铁路、航空交通资源,开辟公铁联运、海铁联运等多种联运通道,加强各种运输方式与运输企业的相互协调,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建立高效、便捷、低成本的运输体系。要抢抓中卫西部云基地建设的重大机遇,建设金银岛中阿大宗商品交易所中宁子公司交割库项目,推进信息网络平台建设。要树立旅游全域化的发展理念,抢抓沙坡头旅游经济开发试验区建设机遇,主动把中宁旅游业作为中卫旅游优先发展战略重要组成部分来谋划、来推动,加快推进集枸杞产业、文化、旅游、生态为一体的中国枸杞文化旅游产业园建设,大力推动旅游业与新型工业、特色农业、城市建设、生态保护等领域有机结合,与休闲娱乐、商贸服务、信息咨询、文化创意、会展博览等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延长旅游产业链,努力把中宁打造成为银川至中卫的重要旅游节点和沙坡头旅游景区的重要景点,努力把中宁建设成为商贸服务中心、消费目的地城市。
(四)城镇建设要抓一体化。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为我们描绘了新型城镇化的美丽景象,出门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新型城镇化“新”在人本理念上,“新”在个性特质上,“新”在产城融合上,“新”在城乡互补上,“新”在生态宜居上。我国2012年的城镇化率是52.6%,与世界平均水平大体相当,2013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达53.7%;2012年自治区城镇化率是50.67%,居西北第一,XX市是32.94%,我县是36.75%,追赶上全区全国的平均水平,我们的任务还相当繁重。我个人认为,我县城镇化建设重点要在规划的高度、建设的速度、精品的广度、管理的力度上下功夫。尤其是城市管理始终是我们的短板,无论是城市环境,还是农村环境,无论是市容市貌,还是小区物业,无论是环境卫生管理,还是深度保洁机制,都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与兄弟县市存在很大差距,做好这项工作不需要高科技,不需要大投入,也不需要高学历、高职称,要的只是认真、责任心和持之以恒,今年我们要把加强城市管理做为全县各个方面着力监督的重点工作,切实取得实实在在、明明显显的效果。下一步,我们还要统筹推进城乡产业链接、基础设施一体、公共服务共享、生态环境共建,走县城、特色集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路子,全力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要对城市相关规划进行修编、制定《中宁空间发展控制性详细规划》,着眼改造老城、开发新区,推进户籍制度、社会保障等领域改革,推行“以克论净”、网格管理等精细化管理模式,改善旧城环境,提升新区品位,形成合理的城市框架。要按照“生态优先、宜居宜业”的理念,实施好县城XX区改造绿化工程、中央大道及县城“五出口”“两枢纽”绿化工程等项目;要以中国枸杞文化旅游产业园为载体,彰显枸杞文化、黄河文化,推进文化元素与城镇建设相互融合,打造城市个性;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着力打造石空工业城、大战场幸福回乡等一批特色小城镇,使小城镇成为连接城乡的重要纽带、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支撑、促进人口聚集转移的重要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