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把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本次培训班开学正值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闭幕之际,同志们一定要抓住这集中学习的极好机会,认真学习钻研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的精神实质,为在今后的工作中正确地贯彻落实《决定》精神,为推动全市掀起学习高潮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充分认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提高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83年、执政55年、改革开放26年的光辉历程中,执政能力建设一直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一项根本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重大课题,中央已经将执政能力建设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高度。6月29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学习时强调:“各级党委和全党同志要充分认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意义,坚持以提高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抓紧解决执政能力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使党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8月22日,胡锦涛同志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大会上强调,要从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执政环境7个方面努力,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此前的5月中旬和7月下旬,胡锦涛同志在吉林、上海考察时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战略,是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战略任务”,到“重点”、到“重中之重”,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关于执政能力建设的思考在不断深化。把执政能力建设提到如此重要的位置,是我们党过去没有的,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而且包含极其深刻的时代意义。9月16日至19日,十六届四中全会着重研究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这是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伟大纲领。我们要认真学习《决定》,深刻认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意义。
1、强调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体现了我们党对新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使命的清醒认识和科学判断。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实现了两个根本性转变。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两个根本性转变,既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对执政党建设提出了许多崭新课题。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条任何时候都不能变,也不应该变。作为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执政党,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就是执政兴国,领导人民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完成这样的历史使命,必须有强烈的执政党意识,具备得到人民公认的执政能力。
2、强调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体现了我们党对当前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准确把握。国际局势正在发生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这种发展、变化和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说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新的考验。我们必须做到准确观察世界风云变幻,沉着应对各种挑战,趋利避害,掌握主动权,紧紧抓住、充分利用、努力延长本世纪头20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这个主要矛盾没有改变,发展的任务和压力十分迫切地摆在我们面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核心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实践证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