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学校职能部门要转变职能,实现“五个转变,五个加强,五个提高”。实行科学的层级管理,理顺管理主体间的关系,强化系部在学院里的管理主体地位,这是院系二级管理体制的本质特征。学校管理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为系的发展服务,这是做好管理工作的思想基础。因此,校部职能部门要实现“五个转变,五个加强,五个提高”,即由审批制向备案制转变,加强信息收集、统计,提高指挥、协调能力;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加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由主要抓日常管理向宏观调控转变,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检查、指导能力;由主要抓过程管理向过程控制、结果验收、督察、评估转变,加强调查研究,提高政策水平;由指令性管理向指导性管理转变,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决策能力。
另外,系部和整个学生工作队伍要树立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员育人的“三全育人”理念和“三自”(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学生工作理念。要端正学生工作队伍的指导思想,强化精品意识和责任荣誉意识。
(2)建立全方位的学生工作运行机制
1)学生处和系部学生工作部门之间的权责划分。学生工作实行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校系两级管理,以系部为主体的领导体制和管理机制。学生工作部(处)代表学校对学生工作进行统一规划,在学生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稳定、日常管理、学生资助等方面履行计划、指导、协调、督促、服务和考核等职责。系部是学生工作的具体实施单位,根据学校学生工作的总体安排,全面负责本系部的学生工作。
2)学生处和团委、保卫、教务、就业之间的权责划分。(1)学生违纪处分,由学生处负责。其中:系部查处的违纪行为,给予记过(含记过)由系部自行处理,报学生处备案即可外;学生处查处的违纪行为、跨部门的违纪,留校察看及以上由学生处负责,报违纪处分委员会审批即可;教务处等部门有权就考试违纪等违纪行为进行事实认定和提出处分建议,学生处根据建议做出处分。(2)除新生的入学教育外,学生活动由团委负责。因此,团委负责对校学生会的指导,学生第二课堂和学生素质拓展等学生活动的开展指导。(3)校园安全,由保卫处负总责。其中学生宿舍的进出安全,晚归不归的安全检查,违章用电的检查,由学生处(望舒)负责,但宿舍中其他的如物的安全,消防安全等以及宿舍外安全由保卫处负责。宿舍内发生的重大打架斗殴事件由系部,保卫处,学生处一块负责。
2.构建学生工作新模式——以指导、服务为主的管理型体制,建立和完善学生指导服务体系
当前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教育出现了一些新情况,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也发生了变化。诸如,高校如何以学生为本、做好学生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如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如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如何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搞好就业指导与服务;如何加大对贫困生的帮困、助学力度等等,都成了学生工作者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重点。
大学生的自主、独立意识的增强,要求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更多地采取咨询服务的方式。为此,将现有专职思想政治工作教师(学生辅导员)实行分流,选派一部分理论素质高、研究能力强、踏实肯干的教师与心理咨询教师组成学生指导服务中心,以起到帮困助学、就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咨询引导等功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学生指导服务体系。
3.建立科学规范的学生工作绩效评价体系,提高学生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建立行之有效的评价机制,是在院系两级管理体制下提高学生工作绩效的必要手段,也是衡量二级管理成效的重要指标。进行高校学生工作年度工作绩效考评实际上是对系部一年的工作进行全面的分析、判断和认识,是评定优劣并以此作为奖惩的重要依据。通过年度工作绩效考评,可以衡量系部学生工作部门的工作状况,同时能发现问题找出差距,改善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增强服务意识、提高业务水平。为了保证考评指标体系的客观、公正,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应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
(1)对于学生工作的定性评价指标(对象为各系部学生)。1)政治表现;2)文明守纪;3)学习态度;4)社会工作;5)实践公益;6)团队精神;7)科研创新;8)文体特长;9)技能素质;10)特殊经历。对这些定性指标可以确定a,b,c,d四个等级;并赋予相应等级参数,如:1,0.7,0.5,0.1加以评分。为了保证公正公平,可采用系部互评和学校学生处(学工部)评议相结合的方式,各算出平均分,两者之间确定权值比例,得到学生工作定性指标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