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完善制度,规范流程
首先,要尽快制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勤工助学管理、学生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和绿色通道等相关制度;要修订和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和学校评奖评优制度,国家助学金评定等制度,使资助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其次,要购置或开发相关软件,向广大学生提供资助工作在线认定、申请、审核、查询、投诉和反馈等一体化服务,规范学生资助流程,有效提升资助工作的效率、互动化水平和服务质量。
(五)探索模式---狠抓“四项教育”,实施“五关服务”
学生资助的重要功能是教育。要狠抓“四项教育”,即受奖助学生的自强(“自强之星”评选)、诚信、感恩、责任等四项教育。实施“五关服务”,即关爱经济困难学生送温暖,关心学习困难学生送辅导,关怀心理困难学生送疏导,关照行为困难学生送引导,关注就业困难学生送指导,将经济资助和学习辅导、心理疏导、行为引导、就业指导相结合,着力构建“经济资助、能力支持和精神关怀”三位一体的立体贫困生资助体系,深入推进资助助人和资助育人工作,培养和造就“正德厚生、经世济用”的高素质人才。
四、多管齐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目前,尽管我院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2011年我处被评为湖南省优秀学生工作处,但与本科院校的要求言,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本身也存在不少的问题,2011年2起学生意外死亡事件,就很说明问题。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1、认识不到位。思想政治教育,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就是这种观念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体现。2、工作缺乏针对性、实效性。部分政工人员不了解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思想政治工作无从下手、无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因而,出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从“讲”的角度看是在不断加强,但从做的方面看却相去甚远的现象。
(一)健全机构、加强队伍建设,确保思政教育工作队伍的稳定---前提
参照本科院校的做法,要健全的机构有2个,一是在学生处应设立学生思想教育科,负责学生的宏观的全校性学生思想教育。二是系部应根据情况设立学生工作办公室和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负责系部学生工作。
加强队伍建设,确保稳定,一是要解决辅导员的出路,例如:实行辅导员的岗位职务,如从事辅导员工作3年可晋升为副科,享受副科级待遇,工作6年,可晋升为正科等;又如对符合条件的辅导员,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学校的需要,优先从辅导员中挑选人才,从事相关行政工作和教育工作,如副书记的工作。二是提高辅导员的待遇,实行专业化和专职化,将所有符合条件的一年一聘辅导员尽快转为三年一聘或使其具有正式编制。三是要落实辅导员实施细则,加大辅导员的考核,改革考核方式方法,考核结果应严格与评奖评优,晋级和聘用挂钩。四是要通过辅导员沙龙、学生工作论文评选、工作研讨或座谈辅导员外出考察,加强辅导员的培训,将辅导员的培训长期化和固定化,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专兼结合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二)将思政教育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这有二个问题:一是好学或有文体特长的学生,如何引导的问题;一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重大身体疾病学生、心理抑郁和异常学生、网络成瘾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因违纪受过处分学生、就业困难学生等真正意义上的问题学生的问题预防和解决问题。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抓两头,放中间的问题。
对于好学生和特长生,关键是如何满足其学习和文娱活动的需要和正面引导的问题。对好学的学生,可以成立学习小组、协会,开展外语、计算机等的学习;利用学校教授、博士,开展专业讲座和相关专业的技能大赛、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对于特长生,可通过完善文娱或学生活动设施,组织相关协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吸引其参加。要通过素质拓展项目和学习创新或科研项目引导学生向上发展。
对于第二类问题学生,学校可根据学生特点,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重大身体疾病学生、心理抑郁和异常学生、网络成瘾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