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节日演讲稿爱国纪念日演讲稿工作学习演讲稿和谐社会演讲稿青春励志演讲稿训练锻炼演讲稿致辞主持演讲稿指导
您现在的位置: 演讲稿范文大全 >> 演讲稿指导 >> 演讲稿范文综合 >> 正文

○  东溪古镇导游词  ○

  东溪古镇导游词
  
  01、序--
  
  各位尊敬的朋友,您们好!
  
  欢迎大家来千年古镇东溪观光旅游。
  
  我是东溪古镇的导游员夏雪儿,很高兴能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和你一起畅游古镇。
  
  可能大家在媒体上对我们东溪古镇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东溪镇原名叫万寿场,建场已经2200多年了。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在东溪设丹溪县,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4年)撤丹溪县为东溪镇,建镇时间长达1300多年。
  
  东溪镇现有保存较为完好的古汉墓群、盐马古道、西南最古老的邮局--麻乡约民信局、“旌表节孝”牌坊等古迹,这些古迹演绎了东溪历史的兴衰,积淀了厚重而丰富的文化。
  
  2007年,东溪镇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2009年1月,被列为“重庆市十大旅游名镇”。
  
  02、书院街(明清古街)
  
  我们现在走着的这条街叫书院街。
  
  书院街是东溪最古老的街道之一,建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至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这条街是因东溪镇举人文明善修建的“明善书院”而得名,书院1000多平方米,直今原址保护,几经修复,现在成了东溪镇“书院街小学”。
  
  当地人习惯上称书院街为明清街,全长300多米,街面由长条形青石板镶成,狭窄弯弯,曲径通幽,宁静而古朴。走在上面,是不是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03、麻乡约民信局遗址
  
  大家快看,这就是东溪最有历史价值的“麻乡约民信局”,它创建于清同治年间,就是现在的邮政局的前身。2002年2月,三峡博物馆考古专家来这里考察后确证,“麻乡约民信局”至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是西南最古老的邮局。
  
  你们看,这道石门厚重结实、两边的石柱古朴苍桑,是不是很有历史的厚重感?这道门特别厚重,据说这些装饰图案就是当时最流行的,如果用纸和颜色拓印出来,就相当于我们綦江的版画。门楣上这四个繁体字叫“当欋向术”,“欋”字是大路的意思,整体的意思是说面临川黔大道”,传递信件方便快捷。这左右环绕的两个图案,就是“麻乡约民信局”的邮徽,真是神奇,现在我们还能用手亲自触摸到140多年前的邮徽。
  
  据当地人介绍,“麻乡约民信局”是綦江近代史上大名鼎鼎的运输鉅子陈洪义创建的。麻乡约民信局和现在的邮局一样,邮递信件和汇兑是它的主要经营项目。历史上的东溪走在了社会发展的前沿,这个“麻乡约民信局”见证了东溪政治、经济、文化辉煌的历史。
  
  04、南华宫建筑
  
  古街青石板是古镇独特美丽的风景之一。我们脚下这条青石板路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请大家继续跟着我往前走。
  
  前面我们将看到始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的南华宫。
  
  这座就是东溪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南华宫了,它始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有100多平方米,距今已有273年的历史。大家看经历了近300年的风雨浸蚀,石门上的对联字迹还依然清晰:
  
  上联:树了菩提台空明镜
  
  下联:恩留粤岭泽沛珠江
  
  横批:岭南观瞻
  
  南华宫是砖木结构的建筑。正大门上方这个是当时的戏台,面积约40平方米。台前这个横栏上的木刻浮雕,技艺精湛,精美绝伦,人物栩栩如生,生动形象的讲述着一个个历史故事。戏台两侧是观戏的厢堂,就是我们现代人说的包厢、雅间。从这里我们就能领略到当时南华宫的侈华了。
  
  以前南华宫是东溪最热闹的地方,后来又是两广籍入川驻东溪的移民会馆,每年正月间要在这里开“同乡会”,开完会、祭完祖宗还要唱大戏。
  
  现在,东溪的戏迷来此唱“玩友”,在戏台上唱戏,即使是没有音响,街上的人也能听得一清二楚,老百姓对此不解,都说南华宫的风水好,是块唱戏的宝地。
  
  其实,音响效果好是因为戏楼顶上这个像大“喇叭”一样的“八角井”。大家快看,戏台顶上这个“八角井”,就像一个大喇叭花一样悬在空中,它就是戏台的音响。
  
  据建筑专家介绍,戏台顶上这个“八角井”,在建筑上被称为藻井,它的形状像喇叭,具有扩音的作用。应该说这就是古代的音响了。据专家说,这里的藻井是目前西南地区保存得最完整的“喇叭”。南华宫是不可多得的古文化遗产,而南华宫上的大喇叭还有重要的科考价值。
  
  再看后面的大殿,这些佛像均是明清时代的艺术品。
  

[1] [2] [3] [4] 下一页

首页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6 演讲稿范文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