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溪以前有南华宫、万天宫、万寿宫,这座南华宫最具特色,浓缩了东溪的民间艺术和民间文化,见证着东溪的人文历史。
05、龙华寺建筑
龙华寺东溪古庙中保护的比较完整的寺庙。
龙华寺的历来可以追溯到清代雍正四年(1726年),距今已经有285年的历史了。
龙华寺的名称来源于一条昂首远视的石刻盘龙。也就是说龙华寺是建筑在盘龙上的。相传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有一位阴阳先生来此,发现这里山形像盘龙,推断这里是龙穴宝地,就请来能工巧匠,依山势而刻了这条盘龙,祈愿子孙后代能成为人中之龙。龙是原始人类的一种图腾,大多数民族都曾把龙视为保护神,把寺庙建在盘龙上,其寓意是非常明显的,它寄托了东溪人美好的愿望。据说这里的蔷萨特别灵,汇聚了天下香客,终日香火缭绕。
龙华寺的建筑虽说几经修缮,但寺庙的布局还是当初模样,古人建寺庙有很多讲究,所以现代人修缮时一般都不能轻易改变建筑结构。站在这里是不是有一种穿越历史的感觉?
06、川黔古盐道
我们即将踏入的就是东溪最富盛名的川黔古盐道了。
这里是盐道的入口,当年盐道两旁都是商铺店面,搬运盐巴等商品的工人,就在这条石板路上来回行走。这里就是当年东溪镇最繁忙的交通枢纽。你们看,现在这些已经破旧的木质楼房,大都是那个时代遗存下来的,这些木板都变成深褐色了。
我们脚下的石梯也是那个年代修建的,大家注意到了没有,有的石梯中间都被凹下去了,这些凹下的地方,是从古直今,无数双脚踏出来的,我们现在相当于是在踏着古人的足迹在前进。
对了,我差点忘记告诉大家了,这条川黔古盐道,是西汉五年(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开辟的,距今天已是2200多年啦。更奇特的是,从这里到下面的太平桥,是由99999块条形青石板铺成的,它象征着东溪古镇安定繁荣,长长久久,天长地久。
07、观音阁
这里是明未清初时建的观音阁,你现在看到的建筑是近代民间自发修建的,真正的观音阁已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被毁坏了。据说,当年的观音阁建筑气势磅礴,其繁华不压于华龙寺。现在观音阁里最具历史价值的是那尊塑于明初的卧佛,佛身长两米多,卧于天然的崖壁缝隙中,佛面慈爱,神态安详,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08、太平桥
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太平桥,始建于明太祖三年(1370年),距今已有630多年,全长30米,宽5米,拱开桥孔,桥两头都有石狮镇守,石栏上由石雕兽头装饰,桥下中央处还有一把能随风自然转动的重达42公斤的斩龙宝剑。不过现在这只斩龙宝剑已经不知去向了。
相传当年的丹溪河水流湍急,每到夏季时就会洪水患难,丹溪河上的几座石桥都要被淹没,两岸的民居住宅会被冲垮,货物被冲走,造成严重灾害,商业无法正常运转。 是一位叫宋列的商人,历经千辛万苦,从数百里之遥的贵州省尧龙山获得斩龙宝剑,悬挂于太平桥下中央位置,镇住了洪涝灾害,才使太平桥得平安,从此商贾往来,日渐昌盛。
东溪的老百姓把剑神化了,每年的7月20日都要自发祭剑,过新年时还要到桥上走个来回,因此当地就有了“过年走走太平桥,平安长寿乐逍遥”的谚语。
09、乌龟石
大家看,前面河面上的这块石头像不像一只老龟?
你看它的头部、身子,说它是老龟还真是栩栩如生呢。
传说这一个龟是从天上偷偷下凡的,他思恋人间的美好,在人间过了两年才被玉皇大帝发现。因违犯天规,被玉帝就地惩罚成石。听老人们讲,在早些年,这个乌龟石的龟眼、龟耳、龟鼻、龟舌还清晰可见。只是无情的岁月把它浸蚀的面目全非了。
10、东溪民居
太平桥这一带古时候是东溪最繁华的水码头,丹溪河两岸,方圆数里都是明末清初建的民居,民居是随山势而建的吊脚楼,蔬密有秩自然天成。这种穿斗木架结构的古建筑现在已成为稀罕之物,只有东溪还保留着一部份,大家看,这种小楼是不是很神奇?
11、黄葛树博物馆
这棵黄葛树被称为“黄葛树之王”,要两个成年人合在一起才能抱住,专家考证它的年龄至少也在500年以上啦。
黄葛树是桑科榕属落叶大乔木。也可以叫着黄桷树、大叶榕树、马尾榕、雀树。它的生命力很强盛,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是常年翠绿植物。黄葛树是重庆市的市树。
东溪被称着是黄葛树自然博物馆,现在你看到的河两岸和古道两旁的黄葛树就多达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