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论说之出,犹弓矢之发也;论之应理,犹矢之中的。
334.千人所指,无病而死。
335.太刚则折,太柔则废。
336.以管窥天,以蠡测海 。
337.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桓宽《盐铁论》
338.行远着假于车,济沧海者因于舟。《贫富》
339.言之非难,行之为难。《非鞅》
340.刑一而正百,杀一而慎万。《疾贫》
贾谊
34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342.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过秦论》
343.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过秦论》
344.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
345.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过秦论》
346.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论积贮疏》
班固《汉书》
347.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348.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349.冲风之衰,势不能起毛羽;强弩之末,力不能入鲁缟。
350.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351.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352.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东方朔》
353.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汉书·食货志上》
王府
354.身之病待医而治,国之乱待贤而治。《潜夫论·思贤》
355.和氏之璧,出于璞石;隋氏之珠,产于蜃蛤。《潜夫论·论荣》
曹操
356.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短歌行》
357.慨当以慷,优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短歌行》
358.明扬仄陋,惟才是举。《求贤令》
35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360.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
361.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蒿里行》
362.神龟虽寿,犹有竟时。《龟虽寿》
诸葛亮
363.志当存高远。《诫外生书》
364.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诫子书》
365.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诫子书》
366.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诫子书》
367.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诫子书》
36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曹丕
369.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燕歌行》
370.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典论》
371.文以气为主《典论》
曹植
372.文若春华,思若泉涌。《王仲宣诔》
373.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七步诗》
374.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白马篇》
375.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白马篇》
376.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杂诗六首》
377.都蔗虽甘,杖之必折;巧言虽美,用之必灭。《娇志》
378.利剑不在掌,结交何须多。《野田黄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