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陈情表》
380.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381.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382.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陈寿《三国志》
38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84.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385.识时务者,在乎俊杰。
386.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
387.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
388.凿石索玉,剖蚌求珠。
389.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
390.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
391.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39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393.每有患急,先人后己。《三国志.蜀志》
王羲之《兰亭集序》
394.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395.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396.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陆机
397.人寿几何?逝如朝霜。时无重至,华不再阳。《短歌行》
398.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文赋》
399.思风发於胸臆,言泉流於唇齿。《文赋》
400.观古今於须臾,抚四海於一瞬。《文赋》
401.笼天地於形内,挫万物於笔端。《文赋》
402.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文赋》
傅玄
403.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40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太子少傅箴》
陶渊明
405.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
406.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杂诗》
407.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
408.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读〈山海经〉》
409.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410.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
41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五柳先生传》
412.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归去来兮辞》
413.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归去来兮辞》
414.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削忧。《归去来兮辞》
415.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的时,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
416.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归去来兮辞》
417.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其三》
418.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
419.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杂诗》
谢灵运
420.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
421.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422.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登江中孤屿》
423.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夜宿石门》
范晔《后汉书》
424.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