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投入保障上有差距。随州建市晚、底子薄,经济社会发展尽管有后发优势,但财力水平在全省还处在较低层次。农村、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经费不足的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村、社区干部的待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村一级集体经济薄弱,无钱办事、缺钱办事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基层党建投入不足、人员不足、活力不足的问题没有很好破解,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和工作创新。
这些问题务必引起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的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整改。党的xx届四中全会指出,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我们必须牢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党要管党的重大原则和方针决不能动摇,抓基层、打基础、强基业的理念决不能淡化,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决心和信心决不能丧失。党要管党,不只是管好干部,更要管好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各级党委切不可只抓“第一要务”、不抓“第一保障”,只重“中心”、不重“核心”,只求一时的政绩、不求群众的“口碑”。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基层党建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决不能满足于一得之功,决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坚持长期抓、反复抓,思想上一刻也不能松懈、工作上一刻也不能停滞、力度上一刻也不能削弱,继续推进基层党组织“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全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全面性、整体性、实效性、创造性。
二、紧扣标准,再加力度,着力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
xx年全市的基层党建工作,要以服务科学发展为主题,以“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为重点,以省委《xx年度基层党建工作考评评价项目》为标准,突出抓好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考核评价项目的落实,努力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起来、用起来、活起来、强起来。
1、关于区(市、县)委要落实好的重点任务。区(市、县)在基层党建中处于领导地位,起着关键作用,要重点围绕“落实党建责任制、夯实基层基础、推进重点工作、加大保障性投入、推进改革创新”来展开。一是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区(市、县)委书记要把党建工作作为基本功来抓,每名常委班子成员至少要联系1个村、1 个社区、1个非公有制企业,把联系点办成示范点。常委会研究基层党建不少于3次,听取下级党组织书记专项述职要有意见点评、有定性分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二是着力夯实基层党建的基础。要整合各种资金,加大对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的投入,优化功能布局、完善配套设施,推进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提档升级。要抓好宣传服务群众工作,以区(市、县)为单位统一印制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明白卡(或致群众的一封信),公开服务群众的项目、流程、纪律及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实现城镇、农村以户为单位免费发放全覆盖。要抓好基层党组织工作规范,统一村(居)务日志、党组织活动记录本、群众工作记录本、民主管理记录本、说事调解记录本等基层党建记录本和基础档案,从整体上提高工作的规范化水平。要抓好基层党建台账管理,特别要完善农村、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工作台账,健全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基本情况台账,通过日常记录客观反映基层党建工作情况。三是推进重点工作任务的落实。围绕解决基层党建中的突出问题,着力抓好乡村换届、创先争优、纪念建党90周年、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街道社区区域化党建、开发区区域化党建工作和社会组织党建以及基层党员干部“素质工程”、大学生“村官”管理服务、“城乡互联、结对共建”等重点工作,为实现“xx”良好开局提供坚强保障。四是进一步加大保障性投入。区(市、县)委要树立“财政再困难,也要保证基层党建工作的正常投入”的工作理念,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力度,实实在在地抓投入,为基层党建工作顺利开展提供资金支撑。五是着力推进改革创新。要把推进创新作为落实基层党建任务的重要措施,围绕落实考评项目,提出创新工作,精心组织实施,切实激发和调动基层党组织和干部群众的创造活力。
2、关于乡镇、街道党(工)委要落实的重点任务。加强基层党建,乡镇、街道处于主导地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乡镇、街道基层党建,要围绕“抓好基层基础、加强自身建设、推动管理创新、发展集体经济”来展开。一是要切实抓好基层基础工作。要加强乡镇、街道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实现与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的服务项目有效对接。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乡镇、街道党组织网络图,分门别类建立台账,做到情况清、底数明,内容翔实、管理规范。要着力抓好村(社区)党员干部培训、创先争优、纪念建党90周年、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年度目标绩效考核、村(社区)党建工作考核等活动。同时要把村“两委”换届选举作为工作重点,实行乡镇干部包村指导,确保选出优秀的村“两委”干部。二是要切实加强党(工)委自身建设。要着眼于增强乡镇、街道党(工)委的战斗力,健全和落实领导班子成员值班、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