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完成了规划,并通过了省水利厅的技术审查。省厅已经明确表态,在未来的5年内,要加固全省1000公里海堤,这其中就包括我市的238公里,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这个大好机会,加大前期工作力度。规划建设和改造一批港口与渔港,研究推进联接贯通全市绵长海岸的沿海一级或高速公路工程规划,建设集交通、防灾、观光等功能的“百里滨海大道”。
(四)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岸经济。把握我省被列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省的契机,充分利用汕尾在发展海洋经济上基础好、认识深、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积极、主动争取上级把更多的海洋经济发展体制机制试点、试验放在汕尾,把更多的支持给予汕尾,通过创新发展体制机制,提高汕尾海洋规划和利用水平,做好用海审批服务,加快海洋综合开发,促进海洋经济大发展。一要尽快启动汕尾中心渔港建设。以汕尾渔港的动工带动全市十大标准化渔港及其商贸配套设施建设,打造海产品物流商贸中心。大力扶持国泰、五丰、海产等水产龙头企业,形成生产、加工、流通产业链,增强市场竞争力。二要大力发展海洋捕捞业和水产品深加工业。加快对虾、青蟹、牡蛎、海胆、鲍鱼、海马、海水鱼、淡水鱼、海水网箱、江蓠鱼塭等十大水产养殖基地建设,提高海洋渔业产业化水平,重点抓好恒兴水产等项目上马建设,打造海洋经济支柱产业。三要加强海岸生态环境保护。着力开展品清湖综合治理,继续开展海洋与渔业资源环境监测,防止掠夺性开发和造成环境破坏,加快自然资源保护区和人工鱼礁区建设,有力打击“电炸毒鱼”等违法作业;重视海域生态、湿地、江湖源头保护,筑建海洋经济发展可靠的环境保护屏障。
(五)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努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一是加大“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力度。今年是扶贫“双到”的决胜之年,各地推进“双到”扶贫开发思想不能放松,力度不能减弱。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xx年完成85%的贫困户脱贫、2012年全部完成预定任务的目标计划,打好这场硬仗。要创新扶贫开发新方式,积极探索扶贫新路子。继续坚持“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做法,强化产业扶贫,建立瞄准机制,实施靶向疗法,增强“造血”功能,增育发展主导产业。二是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和休闲农业,着力优化种养结构。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拓宽培训范围和内容,开办不同层次的、更贴近劳动力实际的技能培训和引导性培训班,提高劳动力素质。拓宽劳务输出渠道,有计划地输送贫困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三是强化资金整合,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要把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整合交通、农业、水利、卫生、教育、扶贫等部门的资金,加大对贫困村住房、道路、饮水、农田基建、产业发展、学校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推行“整村推进”,整合资金投放。四是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力争三年实现全覆盖。建立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五保供养标准正常增长机制,不断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免费进程。进一步繁荣农村文化体育事业,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文化活动室建设,不断丰富农民文化生活。
(六)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切实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农村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各类矛盾日益增多,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的任务相当繁重。一要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民生优先的理念,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切实抓好民生工程建设,着力健全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福祉。要大力做好农民就业创业工作,积极引导农民参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产品精深加工,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农民就地就业。要切实加强农村社会保障,认真抓好农村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农村敬老院改扩建、社会(儿童)福利中心建设、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等民生工程建设,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二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社会管理领域的一场改革。各地各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要准确把握农村社会矛盾的新情况和新特点,畅通诉求渠道,主动解决问题,严格落实政策,加强民主管理,不断探索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新途径。要加强农村土地流转、拆迁补偿、集体资产处置等引发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三要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继续深入开展“双融双建”、“双挂双联”、创先争优活动,推进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扩大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今年我市乡镇党委和村两委都要换届,要加强对换届的领导和指导,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