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战略目标,坚持生态优先,加快产业发展,统筹城乡绿化,突出工作重点,增添工作措施,推动我市造林绿化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全面梳理,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xx年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经历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和年初的冰雪灾害,林业生产受到了较大的影响。通过全市林业系统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良好,也有部分工作进度滞后。一是要认真对照省里、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梳理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查漏补缺,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全面完成各项任务。二是着重抓好营造林任务完成进度的督查。今年省下达9.68万亩营造林任务,而国家安排的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任务和退耕还林荒山造林任务总量仅2.4万亩,截止9月底完成营造林任务7.98万亩,完成了82.4%。各区县要积极整合资源,抓住当前有利时节,加大工作力度,保质保量完成全年营造林任务。三是对工作明显滞后的工作,要采取措施,督促完成。特别是部分区县的森林分类区划和集体林改的主体改革进度相对滞后,务必要查找原因,充实力量,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任务。
(二)实施《市绿化专项规划》,逐步推进城乡绿化
1、抓好《市绿化专项规划》的实施。各区县绿委办要切实履行职能,认真完善城乡绿化专项规划;要按照统筹城乡绿化的工作思路,积极主动地向党委政府做好汇报,依托统筹城乡发展的大好时机,加大城乡绿化工作统筹力度,努力争取取得突破。同时要不断探索新形势下推进绿化事业的新机制,把国土绿化与林业产业建设、城市开发等结合起来,广泛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国土绿化,为绿化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2、大力开展社会化造林活动。鼓励社会各种投资主体采取承包、租赁、购买等方式,取得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和景观资源开发权,促进生产要素向经营能手和龙头企业集中,大力发展非公有制和混合所有制林业。要多途径、多渠道引导社会资金投入造林。当前,荣县开展的“业主+农户”的社会合作造林就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既解决了造林投资难的问题,又解决了管护难的问题,深受广大农户和业主的欢迎,达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各区县要充分利用集体林改的有利时机,积极探索适合各自实际的造林模式,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林业建设。
3、进一步加大部门绿化力度。整合部门力量开展植树造林,是当前乃至今后拓展造林绿化空间的有效手段。各区县要按照建设山水园林生态城市的总体要求,结合实施《市绿化专项规划》,把城市、乡村、道路、水系等绿化作为综合整治的重要内容,重点突击城乡结合部、道路和村镇绿化,打造新的绿化亮点,加强协调配合,强化部门责任,整合绿化资源,扎实推进国土绿化进程。
4、继续开展好各项绿化先进创建活动。各级绿委办要认真履行职责,总结各地造林绿化的经验,发现和树立造林绿化的先进典型,积极组织开展创建“绿化模范单位”、“绿化示范村”、“绿化奖章”等活动,以此推动面上工作的开展。
(三)巩固和完善各级各类义务植树基地
1、巩固和完善市领导义务植树基地。今年我们对xx年以来市级领导同志在“3.12”植树节建立的市领导义务植树点进行了梳理,设置了标志牌并对栽植后管护责任的落实等情况进行了检查。从检查情况看,大多数点的情况是好的,但个别地方成活率低,保存情况差,管护责任不到位。各区县要引起高度重视,落实好各项补植补栽措施,加强管护,保证成效,使其发挥出示范和带动作用。
2、加强市级机关事业单位义务植树基地。5600亩的市级机关事业单位义务植树基地已经完成了栽植任务,但这只是完成了义务植树基地建设的第一步。有的地方的还存在栽植不很规范、成活率较低、管护的责任没有真正到位、景观效果差等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年秋冬季节得到解决和落实。四区绿委办、农林局要采取措施,落实好管护责任,保证建设成效,要经得起检查,让委托单位满意。
3、加强区县级义务植树基地的推进。去年各区县完成了4800亩的区县级机关事业单位义务植树基地的栽植任务,今年上半年又栽植了1500亩。除了加强补植补造、落实管护责任之外,还要完善制度、制作标识,接受社会监督,保证责任落实、资金到位。
4、启动中省单位、企业义务植树基地和乡镇街道义务植树基地建设试点。各区县要编制中省单位和企业义务植树基地建设的规划,可以先选择效益好的单位和企业进行试点,探索中省单位和企业义务植树基地的路子,总结经验,逐年推开。各乡镇也要开展建立义务植树基地活动。
要认真落实绿化责任制,广泛深入地组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采取认建、认养、“以金代劳”等多种方式履行植树义务,努力形成多层次的梯次义务植树基地建设格局,不断提高义务植树的尽责率和建设成效。
(四)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增强造林绿化活力
各区县在造林绿化工作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