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以来全市有一定规模的独资、合资、股份制农业公司252家,固定资产总额9.78亿元,从业人员2万多人,自有基地52万亩,带动基地377万亩,网络农户43.5万户,年收入36亿元,利税达到3.3亿元。
三是要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增强服务能力。加强市场体系建设,是政府在新阶段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扶贫开发的基本要求。要充分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扶贫开发工作的新特点,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市场体系建设,尤其是要针对山区贫困地区落后、闭塞的实际,紧紧围绕主导产品、名牌产div class="hzh1">
后的状况。
第四,要高度重视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不仅事关贫困地区的发展,而且事关全局、事关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各地在推进扶贫开发的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切实抓住国家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机遇,以治理水土流失为目标,以培植森林资源为重点,着力抓好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公益林和天然林保护等工程建设,努力实现生态良性循环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生态建设上,要抓好四个结合:一是同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对25度以上的坡耕地,凡纳入国家退耕还林工程的,要按照国家规定重点还生态林;未纳入工程建设范围的,要因地制宜发展林果、药材等经济作物,逐步形成生态农业区和生态农业带,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良性互动。二是同农村能源建设相结合。要切实抓好薪炭林建设,特别是要大力推广沼气、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森林资源的消耗,保证生态建设的顺利实施。三是同异地搬迁扶贫相结合。实施异地搬迁扶贫,既是解决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地方特困人口温饱问题的有效途径,又是加强和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措施。各地要本着农民自愿原则,继续实施迁移扶贫,今年市财政局、市扶贫办要按照市政府制定的搬迁规划,对三个山区县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者市财政每户补助1000元,此项工作要抓紧落实。四是同文明新村建设相结合。即:按照参与式扶贫规划的统一要求,广泛深入地开展以"五改、三建、两提高"(改路、改水、改栏、改厕、改厨,建家、建池、建园,提高村级组织战斗能力和农村文明程度)为主要内容的文明新村建设,保护生态环境,改善村容村貌,提高文明程度,促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
第五,要切实加大科教扶贫力度,努力提高贫困人口的科技文化素质。这既是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加快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贫困地区社会事业发展、实现社会共同进步的客观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都要切实把促进贫困地区的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来抓,采取更加div class="hzh1">
第六,实施对口帮扶工程,形成工作合力。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积极组织先进带后进、富裕帮贫困的对口支援活动,动员社会各界大力支持扶贫开发。一是实行领导包点扶贫。市级"四大家"领导每人联系一个贫困乡(镇),包扶一个贫困村;各县(市)、乡(镇)领导也要包扶一个重点村。要经常到点研究和帮助实施扶贫攻坚工作。二是实行部门驻村扶贫。市直94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继续组派扶贫开发工作队,实行驻村帮扶,做到不脱贫不转点。三是开展干部包扶贫困户。实行量化目标考核,不脱贫不脱钩。四是社会包面。组织和动员平原县(市)对口支援山区县,小康村联带贫困村,富裕户帮扶贫困户,通过联合开发、项目转让、物资扶助、干部交流等形式推进扶贫开发;同时,积极动员协调社团组织和民间力量,大力开展希望工程、巾帼扶贫、新闻扶助、文化扶贫、智力扶贫等社会扶贫活动。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改进作风,努力开创扶贫开发工作新局面
第一,要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各级党政一把手作为第一责任人,要切实负起责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负责地抓好本地区扶贫开发工作。要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严格的扶贫工作责任制,从县(市)到乡镇、到村都要签订目标责任状,落实责任人,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县(市)主要领导要亲自检查督办扶贫开发目标任务完成的进度、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干部抓扶贫和部门定点扶贫情况,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镇)、村的目标管理,并切实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组织扶贫开发工作,关键在乡(镇)。要进一步突出乡(镇)一级的扶贫责任。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镇),要坚持以扶贫开发为中心,把扶贫开发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主要领导务必在规划的组织实施、资金的落实、项目的建设、工作的检查验收等各个环节切实负起责任。特别是要根据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总体目标任务,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和工作措施,把扶贫开发目标任务逐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