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执政”一词的提出。中国共产党在重要文献中使用“执政”一词,最早见于邓小平同志 1956年9月16日《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国共产党已经是执政的党,已经在全部国家中居于领导地位”,“执政党的地位,使我们党面临着新的考验。”时隔33年(本资料权属论文范文网,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请登录原创网站wmjy.net.cn)后的1989年,江泽民同志在《为把党建设成更加坚强的工人阶级先锋队而斗争》的讲话中提出:“我们的党是执政的党,党的领导要通过执政来体现。”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执政”成为党的领导人讲话中使用频率较多的一个关键词。
第二,“执政能力”的演变。1989年12月 29日,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必须强化执政意识,提高执政本领。”应该说,“执政本领”是“执政能力”的最初提法。“提高党的执政水平”比“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提法要早得多。1993年,江泽民同
第三,执政能力建设的主体。应该是指整个执政党。不仅包括党员领导干部,还有作为组织的党的各级领导机关;不仅是指执政者和执政机构,还包括执政的制度、体制、方式。执政能力是通过这样一系列要素有机结合而表现出来的能力和水平;因此,执政能力作为整体的执政党掌握和运用国家政权的能力,不是仅仅指领导干部的个体能力。
第四,执政能力的构成要素。影响和决定执政能力的至少有三大要素:一是执政的制度和体制,这是执政能力的基础。二是执政的主体,即党员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的素质和能力,这是执政能力的直接体现。三是执政的方式方法是否科学、规范、合理。党的执政能力到底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我认为,展开来说,执政能力应包括以下十个方面的内容:①科学分析形势和任务,制定执政的纲领和路线的能力;②掌握国家政权,保持执政党合法性和执政地位的能力;③驾驭国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