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有作为、有影响、有地位的根本所在。因此,要在服务发展中提高机关党组织的战斗力,以主动贴紧,主动就位,主动服务,主动作为的姿态,对区委、区政府的重大决策和中心工作,做到“决策有建议、贯彻有行动、推进有作为、落实有成效”。在工作目标上,要围绕中心来制定;在工作思路上,要围绕中心来谋划;在工作措施上,要围绕中心来运筹;在工作成效上,要围绕中心来考核,用经济、业务方面的工作成果来检验衡量机关党建工作的成效。二是责任意识。带领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完成本单位工作任务、确保事业发展,这是机关党支部的工作目标和责任要求。作为党支部成员,心里要时刻装着集体、想着党员群众,想着党建工作动态。有了责任意识,才可能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形成高尚的意识和品格,才能凝聚人心、凝聚力量、创造出一流业绩。三是配角意识。要找准位置,不争权,不越位,同时,也要纠正“三个误区”:“无职无权”。《条例》明确规定,支部成员必须通过选举产生,书记副书记要报上级党组织批准;书记一般应由本部门党员行政负责人兼任,也可由同级党员干部专任,《条例》同时对支部委员会的工作职责,党员的教育、管理、实施党内监督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事实上,支部书记有时可以行使行政领导不能行使的职权,也就是说,在某些工作上存在着其他行政领导不可替代的作用。所谓的“无职无权”实属偏见。“无位无为”。党支部成员处于最基层的岗位上。“火车跑得快,要靠车头带。”能否团结带领党员围绕本单位中心工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力以赴完成全年任务,是衡量支部战斗力的标准,而战斗堡垒的作用发挥如何?又是检验每个支部成员工作好坏的一把尺子。站在这个特殊岗位上看问题、想事情就不同于一般党员干部,作为党支部成员应该有更高的政治觉悟和道德准则,言行有提示的一面,又有约束的一面,我认为这是一个自我锻炼的岗位,应该去珍惜、去创造,那种“无位”或无所作为的想法,是不符合实际的,也是消极的。“无事无利”。党支部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贴粘合剂,可以凝聚人心,在党组织与干部群众之间架起一座桥梁。针对本单位不同阶段的工作特点,不失时机地提出工作建议,积极围绕中心工作组织开展活动,这是党支部成员的工作职责,那种无事可做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虽然工作辛苦些,清苦些,但是从共产党员的利益观出发,只有大局的利益、集体的利益才是工作的根本落脚点。四是“形象”意识。机关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是两个文明建设的指挥中枢,是各项社会事务的协调和管理中心。机关党员干部政治素质的高低、思想和作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贯彻执行,关系到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这就要求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进一步转变作风,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多为基层和群众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真正做到干净、干练、干事,正风气、做表率,在求真务实中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在求真务实中提高机关党组织的影响力。
作为机关党务工作者,良好的个人形象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我看还是要喊响两句话:“跟我来!”“看我的!”树两种威信:一声令下,雷厉风行;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要提倡“慎独”精神,做到“以责人之心责已,以宽人之心待人”;要强化一个“德”字,要做到一个“勤”字,要安于一个“清”字,要倡导一个“廉”字,要保持一个“诚”字。
行政主要领导兼任党支部书记的同志,还要注意当好“班长”不要当“家长”。防止用行政手段抓支部工作。行政上,你是主官,理应大胆管理,负主责,但在党内,应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防止和克服用行政手段抓支部工作,把行政决策中的“拍板”权用在党内。摒弃“支部领导就是主管领导”,“支部领导就是书记领导”等不正确的观念,增强民主意识和集体领导意识;要摆正自身在党内的位置,做“主持”不要做“主官”,自觉服从和维护党支部的集体领导,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以普通党员身份履行党章规定的义务。
第五,要强化服务保证功能。重点是“四个突出”:
突出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增强机关的凝聚力。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特有的政治优势。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着重要在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上做文章,不断增强机关的凝聚力。在得人心上,就是要通过领导干部公道、正派的处事,影响和带动机关风气的转变,努力营造一个团结合谐、健康向上的政治环境。在暖人心上,主要是坚持好两个制度。一是坚持谈心制度,书记、副书记、支部委员要主动与本单位其他同志谈心。通过谈心,把握干部思想脉博,理顺干部思想情绪,引导干部正确对待各种问题。要坚持思想动态分析制度,每季度分析一次机关人员思想动态,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