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上讲,教育和谐实现的重要标志:一是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主要包括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协调发展,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协调发展,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结构、规模与质量的和谐统一。二是区域教育协调发展。主要包括东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之间教育均衡发展。三是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大对农村特别是贫
困地区农村教育的扶持,从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予以倾斜,不断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四是校际办学水平均衡发展。积极改造薄弱学校,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调整优化学校布局,推进规范化学校建设,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的差距,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三、如何构建___和谐教育
××××××___县位于黄河三角洲南部、地处环渤海经济圈与山东半岛经济区交汇处的重要位置,是兵圣孙武的故里。全县6镇4乡xxxx办事处,xxxx省级经济开发区,55xxxx行政村,4xxxx人,面积113xxxx公里。2003年被列入×××经济发展30强;2005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水平跃居全国百强县第80位。
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___县不断强化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坚定不移地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整合政府兴教、社会支教、全民重教三个层次的力量和资源,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进程。自1994年率先在鲁西北地区实现“两基”目标以来,在×××率先建立起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大教育格局。一是学前三年教育基本普及。形成了“以政府办园为骨干和示范,以社会力量办园为主体”的幼儿教育新格局,全县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8以上。二是义务教育实现“双高普九”。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初步建成了一批规范加特色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2005年全县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分别为100、99.32。三是优质高中教育资源重组优化。在稳定普通高中办学规模的同时,注重走“规模效益、内涵发展”的路子,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投资3亿元对___一中进行了扩建,已达到10xxxx班的教学规模,明年将达到15xxxx教学班规模,为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供了条件保障。四是职成教育实现新突破。对原有2所职业学校、县技工学校、教师进修学校进行资源整合,依托第二职业中专创办了集职业教育、技工教育、教师和成人培训于一体的___中专,并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山东大王集团投资1.2亿元兴建的山东大王职业学院,坚持“依托企业办教育、办好教育为企业”的办学宗旨,着力完善教育职能,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在校生达到400xxxx人,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五是社区教育功能不断放大。通过健全和发挥社区教育机构的职能,建立和命名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初步构筑了县域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区模式,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和全民素质的提高。___县成为全省首批“规范教育收费示×××”,率先成为“×××教育工作示×××”。___县先后被评为“×××两基工作先进单位”、“×××农村基础教育先进县”、“×××实验教学普及县”。教育局今年又被评为“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省级精神文明单位”。
近几年,___县不断完善县域教育政策,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纳入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以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为突破口,在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促进教育资源整合、完善教育设施配套、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实现了新突破。
1、实施“依法治教”战略,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依法治教的实质是落实教育政策和教育法律,切入点是区域教育政策和教育理念的建立和完善,突破口是推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进而实现区域教育战略、教育政策、教育措施之间的相互协调,为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和整体效能,为教育发展提供长效机制。
一是完善区域教育政策,突出教育的战略地位和功能。___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依靠科教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战略思想,进一步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突出教育的战略地位和功能,将教育工作纳入县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并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成立了由县委主要领导任组长,教育、人事、财政、计划、建设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协调全县教育工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理顺全县教育管理体制的意见》等xxxx规范性文件,明确了县、乡、村三级发展义务教育和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