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教育投入稳步增长。近几年,___县、乡两级政府以创建教育工作示×××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努力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尤其在保障教师工资,落实农村中小学预算内公用经费、实施农村中小学生“三免”政策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方面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教师待遇不断提高。为建立农村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的有效保障机制,县政府于2005年3月下发了《关于调整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的意见》,调整了财政体制和财政支出结构,将农村教师工资纳入了县本级财政预算。2006年6月,又按城镇标准拨付了农村教师的住房补贴和住房公积金,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县域内教师工资标准的统一。从2005年开始,教师工资每年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2005年,全县教师人均月工资达到191xxxx,比2004年提高了45xxxx;2006年6月,教师人均月工资比2005年又增加了近30xxxx,人均月工资接近220xxxx。同时,教师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也得到了较好的落实,解除了教师的后顾之忧。为提高教师待遇,改善教师住房条件,近几年各乡镇积极实施了“教师安居”工程,教师住房条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全县多数乡镇都兴建了教职工住宅小区,一半以上的农村教师户均住房面积达到8xxxx米。
另一方面保证学生“三免”资金,落实中小学预算内公用经费。在安排年度财政预算时,首先考虑教育投入“三个增长”和“两个比例”的法定要求,年初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增长比例明显高于财政总支出的增长比例,对教师工资、公用经费、危改资金和救助贫困生专项资金等都作了安排。从今年起,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按全省经济发展三十强所规定的标准,全部纳入县财政预算。即城市初中30xxxx,城市小学12xxxx,农村中小学预算内公用经费9xxxx全额纳入县财政预算,并按月(或按季度)、按标准、按学生数及时拨付到每一所农村中小学,保证了农村中小学维持正常运转所必需的公用经费。对于年度中间预算超收部分按年初确定的教育经费增长比例由县财政优先予以安排。城市教育费附加做到按比例足额征收,2005年全县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总额为5166xxxx元,应征教育费附加1549.8xxxx元,实征185xxxx元,征收率达到119.43,并全额拨付教育使用。为加强对教育经费的监管,成立了教育会计集中核算中心,从2006年1月份开始,将农村中小学财务全部纳入了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核算。从检查情况看,核算中心运转良好,会计核算程序规范,较好地发挥了服务监管的职能。
三是创新区域教育督导机制,加大教育监管力度。初步建立了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督导工作运行机制和较为完备的县域教育督导评估体系,并纳入了县委、县政府对乡级政府、县直有关部门主要领导的政绩考核内容。建立了教育督政的四个主要机制:一是建立督导评估公示制度,创新督政监督机制。二是建立对同级政府部门和乡镇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督导考核制度,创新督政奖惩机制。三是建立统一的教育评价制度,创新督政评价机制。四是建立教育督政科研制度,创新教育行政监督动力机制。打造了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督能知政、导能知学的督学队伍,目前我县有市级督学xxxx,县级督学3xxxx,占全市督学队伍总数的33。教育监督部门的教育行政监督职能得到充分发挥,近年来,以“强化督政,宽松教育环境;完善督学,促进城乡均衡发展”为目标,坚持以“监督从严,检查从实,评估从准,指导从真,督有目的,评有提高”为原则,有效地调动了各乡镇、各部门及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教育工作的积极性,较好地发挥了教育督导的监督、检查、评估、指导作用。
四是全面启动学校章程建设,引导学校规范办学。出台了《关于加快学校章程建设,推进依法治校进程的意见》,依法理顺了政府与学校的关系、进一步落实了学校办学自主权,形成了政府部门依法行政,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的和谐氛围。以科研为依托,积极开展学校章程建设理论研究工作,由___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承担的《现代学校章程建设研究》于2004年被省教育科学规划办批准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自2004年7月开题以来,在理论研究、学校制度实践与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均建立了学校(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