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的产物,它必须以农村经济发展及农民生活宽裕为前提,绝不能以加重农民生活负担为代价;“管理民主”是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的具体化,要求更加高效地推进村民自治。
建设新农村所包含的各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是不容分割的有机整体,我们切不可片面理解,舍其它而取其一,必须“五个轮子”一起转,整体推进。
(二)要充分认识我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演进、文明和进步是一个渐进、漫长的过程,尤其是处于农业社会形态的地方,发展将会更加缓慢一些,这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从十九世纪的工业革命开始发展到现在历经了两百多年,城镇化率达到左右。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我州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更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三农”问题更加突出,主要表现为:农村经济不发达,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滞后,农村各项公共社会事业发展缓慢,农民缺乏稳定增收的渠道,农村社会保障尚未起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等等。加上我州广大的农村不仅自然条件差,人居分散,决定了我州新农村建设具有长期性,不可能一蹴而就。全州多个村发展的客观条件各异、发展的基础千差万别,既不可能一个“模式”,更不可能“齐步走”,决定了新农村建设的复杂性。我们要有打“攻坚战”、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要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科学规划,强力推进,努力建设经济繁荣、×××文明的新农村。
(三)要明确“十一五”我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十一五”时期是我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基础,调结构,抓质量,提速度”的关键时期,是我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起步阶段、打基础阶段。我州新农村建设的路子如何走?目标如何定?是我们各级干部必须认真研究,必须弄清的问题。
路子如何走?“十一五”时期,我州建设新农村的总体思路应该是: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三化”(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为动力,以“四基”(农村基础产业、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基本制度)为重点,努力建成全国生态家园第一州,建设具有恩施特色的新农村。
目标如何定?“十一五”时期,我州新农村建设要达到的总体目标是“五个新”,即产业发展形成新格局,农民生活要有新提高,乡风民俗要倡导新风尚,乡村面貌要呈现新变化,乡村治理要健全新机制。具体体现在以下七个目标。
——产业建设目标。基本建成“四个一百万亩”,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基本建成绿色产业州。
——基础设施建设目标。整体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建设发达的交通网、电网、通讯网、水利设施网、城镇网和发达的商业网,城镇化水平提高—个百分点。
——生态建设目标。全州森林覆盖率提高个百分点,农村适宜地区基本普及沼气,建成万口沼气池,建成全国生态家园第一州。
——社会事业发展目标。九年义务教育得到进一步巩固,农村教育布局更加合理,农村适龄儿童都能享受到免费义务教育;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更加完善,加强村卫生室功能建设,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达;有线电视通村率达。
——精神文明建设目标。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整治,农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民过上健康、文明的新生活。
——扶贫开发目标。全州基本解决剩余赤贫人口的温饱问题,基本完成一类重点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规划,基本解决贫困村行路、饮水、用电、上学、就医、通讯、听广播、看电视等“八难”问题。
——民主法制建设目标。村级组织战斗力不断增强,村民自治制度进一步落实,村民的民主权利得到有效保障,村民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四)要把握“十一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
“十一五”我州建设新农村的重点是什么?重点是抓好“四基”,即农村基础产业、农村基础设施、农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基本制度。
第一,推进农村基础产业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
建设新农村,关键在发展,核心在产业。没有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的发展,生活宽裕不起来,乡风文明不起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