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组织管理工作者参加脱产培训,并按有关规定筹措、落实好培
训经费,保证管理工作者接受专业化培训的权利,妥善解决工
学矛盾,并组织开展校内多种形式的培训。
3.建立、完善管理干部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制度,形成有效
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确保管理干部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工
作进入良性的循环状态。健全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如岗前培
训i制度、在职学习制度、进修制度等,实行目标管理,建立科学
的考核办法和标准,把管理干部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同管理工
作者的责、权、利密切结合起来,把目标落实到每个管理人员,
在突出工作实绩的同时.把继续教育培训同其年度考核、评
优、晋升职务(职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管理工作者参加继续
教育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管理工作者的继续教育成为管理
队伍的专业化建设重要举措.以增强向心力,稳定队伍,提高
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4.优化培训方式,建立学习化组织。管理干部队伍专业化
建设.从类型上讲包括新手岗前培训、岗位业务培训、骨干培
训等;从内容上讲包括学习管理知识(如管理理论知识、国家
管理政策及法律法规)、掌握管理方法和技术、形成管理能力
等;从形式上讲包括校外进修、校本培训、网络培训、在职自修
等。由于工作的特点,管理工作者不可能经常集中完整的大段
时间到校外培训。因此,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按需施
教、学用结合的原则,按照在职人员培训的规律.体现成人、在
职学习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i方式.坚持多渠道、多形
式、多层次地开展培训.以业余、自学、短训为主.集中与分散
相结合,充分利用先进的传播媒体等现代化手段,努力提高培
训质量和效益。对此,要努力结合自身工作的特点,充分利用
各种有利条件,采取各种形式,有步骤、有计划(下转第15页)
__
卢建飞: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性问题分析 15
下,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选择要针对我国国情,在国家宏观统
筹的基础上,将高等教育融入区域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实现
高等教育的区域化发展。结合实际 合理调整高校的区域布
局,使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化呈现出多元化、多特色的发展.在
沿海发达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水平的提高,要求高等
教育在扩大办学规模、提高效益的同时.加快发展速度,以培
养更多更好的人才。在中等发达地区,高等教育应结合区域实
际适度发展.不能盲目追求速度与规模。在欠发达地区,由于
经济滞后,不仅高校的先进科学技术与地方生产技术之间存
在较大的“落差”,而且高校缺乏足够的教育资源,自身既难以
健康发展,又不能很好地为地区服务。所以,必须控制速度、稳
定规模、提高质量,更加贴近地区经济和社会生活。
4.大力发展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西部大开发是我国的一
项重大政策。在这种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向西部不
发达省区延伸。首先。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意味着我国将社会发
展的重点转移到不发达的西部省区,国家在政策上给予西部
特殊优惠,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要抓住机会实现大发展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