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实际,对各种审批项目特别是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再进行一次集中清理,进一步削减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下放审批权限,规范审批行为。今后,政府除了依法保留必要的重要事项审批外,凡是能够由市场调节的、能够由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的、能够由企业自主决定的,政府都要坚决退出;凡省内兄弟市取消的,我们也坚决取消;人家没有取消的,从我市实际出发可以取消的也要取消。在具体操作上,各单位先开展自查,拿出方案,再由市政府办公室和市法制办牵头,组织相关单位对所有审批项目逐一进行集体“堂审”,当面“对质”,一个项目一个项目清,一个项目一个项目过,拿出具体意见,由市政府常务会审核批准。有的根据需要,还应交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进行“四堂会审”。保留下来的审批事项,要公开告知审批依据、审批标准、审批程序等,提高审批工作的透明度,并进行严格的规范,杜绝审批的随意性。凡各部门保留的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和相关便民服务项目,除特殊情况经市政府批准外,要一律进入行政服务中心办理,绝不允许明进暗不进,把中心作为“挂号”处。各部门各单位要通过整合内设机构、归并行政审批职能,设立专门行政审批科室,并整体进中心的形式,确保行政服务中心办事窗口人员到位、项目到位、授权到位、服务到位,做到受理在窗口、收费在窗口、发证在窗口,不折不扣地落实好“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服务”的服务制度,以更优、更快、更好的服务吸引外来投资。要加强对行政审批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建立审批监督制度及审批责任追究制度,对于不在公布名录中的审批事项,如果发现市直部门继续审批的,或虽在名录中,但审批事项不公开、不规范、不进中心甚至暗箱操作,一律视作违法行政;凡公务人员吃拿卡要的,一经发现,依法依纪,严肃处理,决不姑息。
3、坚持依法行政,在规范机关行为上取得突破。各执法管理部门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寓执法于服务之中。要根据人民群众对机关作风和执法工作提出的要求,认真研究和改进现有的执法机制,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明确主体,理顺关系,落实责任制,做到行政责任主体明确化,部门责任法定化,岗位责任具体化,责任链接无缝化。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约束,相对集中行使处罚权,切实解决乱收费、乱罚款和执法不严、执法不公、执法腐败等问题。要重点抓好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清理和各种乱收费的整治。对现有收费项目和标准要进行全面排查,凡未经省以上批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任何部门一律不得收取。坚决取消不合理的收费项目,降低收费标准,对工业项目和公益性项目的收费要在最低限下再优惠,能免则免,杜绝强制性服务收费,清除连带收费、搭车收费。保留下来的收费项目实行公示,明确告知收费依据、标准和时限。要加快行业协会、中介机构与所属部门的脱钩步伐,加大监管力度,严禁把部门的审批权演变为小团体的收费权。要充分发挥投诉中心、举报电话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认真查处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投诉案件,严厉整治以执法、抽检、评比、培训为名的乱收费和乱罚款。
4、创新管理方式,在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上取得突破。适应形势和任务的要求,以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为目标,把管理方式创新贯穿到机关效能建设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实现办事提速提效、服务创质创优。重点是优化工作流程,加快工作节奏,使机关管理行为环环相扣、紧张有序。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不断完善各种服务网络,健全以市行政服务中心为龙头、市级部门服务窗口为重点、基层服务站所为基础的便民服务体系。要以创建人民满意窗口为目标,整合各种服务资源,建立健全各种便民、利民的服务措施,普遍推行导办服务、限时服务、预约服务等服务制度,不断提高为民服务的水平。要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ab岗工作制、失职追究制等制度,实现以制度管人管事。推行政务公开,所有职能部门都要公开管理职能、办事程序、工作规范,接受服务对象的全程监督。要严格会议和文件审批制度,规范办文办会办事,坚决压缩不必要的会议和不必要的发文,提倡少开会、开短会,切实提高工作质量。
5、确保政令畅通,在推进工作落实上取得突破。各部门各单位必须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自觉服从大局、服务大局,在大局下行动,认真抓好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凡是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部署的各项工作,一定要雷厉风行,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确保政令畅通。对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尤其是招商引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东向战略、开展全民创业、振×××域经济等重点工作,要组成专门班子抓落实,逐项进行深入研究和谋划,做到有目标、有措施、有步骤、有考核,有具体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有具体的实施意见和推进方案。要坚决防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