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4和7.6;饲料作物种植面积已达42xxxx亩,饲草和青贮产量分别达80xxxx吨(其中商品草产量16xxxx吨)和62xxxx吨,创产值42亿元。据初步测算,去年畜牧业及相关产业共创产值近400亿元,有效拉动了地方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奶业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税的重要途径。以奶业为重点的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有效推动了种植业结构的优化,提高了种植业的比较效益。一亩青贮通过过腹转化可实现增值60xxxx,比种普通玉米效益高3倍以上。去年全省鲜奶产量达24xxxx吨,产奶母牛共转化粮食8xxxx吨,加上奶牛增值效益,全省农民仅养奶牛一项人均纯收入12xxxx,增收1xxxx,占农民人均增收的11.4;其中杜蒙、×××、×××等市县农村人均奶牛收入已超千元。全省年销售额50xxxx元以上乳制品加工企业共创产值61亿元,实现销售收入57亿元,利税总额4.2亿元,分别比上年提高36.2、36.0和27.3;×××雀巢公司去年向市财政上缴税金2.26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57.9;×××光明乳业上缴税金245xxxx元,占县财政收入的22。奶业已成为一些市县农民增收和财政增税的主要产业。
奶业是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调整中最具优势的战略性产业。我们的优势主要表现在资源丰富、气候适宜、劳力成本低、加工基础好、产品的市场信誉度较高、市场前景广。正因为如此,国家把我省列为发展奶业的重点地区,省委、省政府也把奶业做为一项优势产业重点扶持。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尽快把奶业做大做强,为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构造农业发展的新优势,进而为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要求以奶业为重点的畜牧业加快发展。1999年以来,面对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出现的新矛盾,省委、省政府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在农业内部提出要大力发展畜牧业和绿色食品产业,加快优化农业和农产品品质结构;在畜牧业内部提出以奶业发展为重点,因地制宜确定主导品种。实施“奶业振兴计划”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加快畜牧业和优势产业的发展,以此牵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实践证明,这一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大力发展奶业不但可以加快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延长农村产业链,而且能够安置农村富余劳力,实现粮食过腹转化,进而使广大农民在充分“就业”和粮食转化中大幅度增加收入。许多地方都把奶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和发展重点,周密规划,精心组织,落实责任,强力推进,成效十分显著。发展奶业已成为广大农牧民和各级领导的共识与兴奋点,内在动力与外在拉力俱备,必须紧紧抓住难得的战略机遇期,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把奶业发展抓上去。
二是我省奶业发展具有较好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我省是农业大省,粮食产量与商品量居国内领先地位,具有牧区所不具备的高品质、低成本精饲料优势;饲草饲料资源丰富,拥有650xxxx亩草原,年产饲草80xxxx吨,年产作物秸秆达450xxxx吨,具有一般农区所不具备的粗饲料优势;我省地理位置正处于世界奶牛带上,气候适宜奶牛饲养业发展;我省奶业起步早,奶牛品质较好,存栏基数大,乳品加工业相对发达,生产成本较低,已在国内和部分国际市场站稳了脚跟,叫响了一批知名品牌,为扩展市场空间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我省拥有国家乳品技术工程中心、东北农大、哈兽研等一批知名科研、教学机构,人才资源相对富集,所以无论资源、成本、质量,还是人才、企业、市场均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我们完全有条件把奶业发展的更快、更好。
三是乳制品市场广阔,发展前景看好。尽管全球乳业处在一个稳定和局部调整时期,乳制品进出口贸易增长幅度不大,但是我国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和生产大国,鲜奶及乳制品生产却呈快速发展态势。目前,全国人均乳品消费量仅为8.79千克,而世界平均水平则为10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