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国有企业改革仍然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攻坚任务没有结束。虽然三年国企改革脱困和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任务基本完成,但估计不能过高,要看到国有企业的债务、冗员和办社会包袱等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加上机制和体制问题,如有些企业虽然已进行了公司制改造,但实质上是翻牌公司,不是《公司法》要求建立的规范公司,国企改革脱困的任务还很艰巨。因此,仍然需要我们下很大的力气,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改革的落脚点要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本质要求是实现国有企业“四自两体”,即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和市场竞争主体、法人实体。2004年,我们要继续按出资关系和管理范围来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把国有企业改革扩展到整个国有经济。省经贸委负责的是全省国有企业的改革工作,而不仅仅是工交领域的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视野不能只盯在国有企业的改革上,应该是全方位的、真正的国有经济改革。这里,有四个方面需要强调:一是要坚持政企分开。首先是人的脱钩,企业的干部不能再有级别,更不能用套公务员的级别;其次是财和物的脱钩,政府已经解除了与企业的隶属关系,不能调用企业的财产,支配企业的财产,也不能再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政府可以根据出资关系,享有管理者任命权、收益权。国有控股公司是所有者代表,不是企业的领导和上级,现在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只是投资关系、社会管理关系。二是帮助企业剥离社会负担。企业承担的社会职能,政府要持积极态度,逐步推进企业社会职能的剥离。关于企业改革中的债务问题,建议省经贸委要给予重视,年终调度一下,看一看进展情况。三是企业要树立好的信用。要强调企业的信用问题,把债务负担的解脱推给银行,一破了之,这是绝对不行的。应该把债务落实责任,争取银行对破产分立方案的同意,不然的话,银行要联合起来制裁,甚至企业的法人要承担连带责任,新企业也要受牵连。四是要逐步推进劳务制度改革。要破除国有企业职工把身份看成是国家职工的思想,树立他们的企业员工意识和岗位职务意识,积极稳妥地推进解除下岗职工劳动关系工作。目前,有一些企业实行“买断工龄”,这种提法本身存在着一个误区。其实,应该是买断国有企业职工的身份,是解除劳务关系,因此也叫解除劳动合同或解除劳动关系。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真正实现“五个到位”,特别是要专门研究一下科学的核算体系问题。科学的核算体系不到位,别的很难到位,即使是到位了,也不知道有什么权益,权益损失了没有,年薪制、股份期权制也都没有基础。“四不欠一不亏”是我省自己加的码,它有利于督促企业按市场经济要求办事,有利于企业的自我发展,此项工作,要纳入到经贸委考核的范畴。
四、关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问题
目前,结构调整的核心任务是促进产业升级。产业升级实际上是在本行业内进一步提高技术等级,但重要的前提是,要看一看这个产业发展的市场需求怎么样。在大产业已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如果产业本身具备升级的条件,就需要在产业发展上采取技术升级的办法,同别人去挤有限的市场份额,这是合法的竞争;如果产业本身不具备这种条件,那就不能在本产业上升级,就应该研究跨产业的发展了。企业第一位的任务是生存和发展,考虑问题都要围绕增强在市场中的生存与发展能力。在升级不升级的问题上,关键要看是否有利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只要有利,就应该升级,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不然的话,就应及早另谋生存发展之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