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关于玉米经济问题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要着重发展玉米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一)玉米经济问题的提出。众所周知,我省是农业资源大省,但更确切地说是粮食大省,而玉米又是主要的粮食作物,玉米在农村经济和全省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实际上,我省是玉米生产大省。我国加入WTO,农业是最令人担忧的,其中玉米等农产品是受冲击最大的。因此,解决玉米问题,是我省结构调整的重大课题。同时,由于玉米深加工基地是“十五”计划中重点建设的五大产业基地之一,因而也是计划、经贸工作需要着重研究和解决的重要任务。
近几年,由于我省玉米等大宗农产品质量低、价格高,生产组织程度差、经营规模小、加工层次低、竞争力不强等原因,“卖粮难”问题已突出显现。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将使我省“卖粮难”的矛盾进一步加剧。玉米卖难的主要原因:一是我省玉米价格远远高于国际市场价格,一般来讲,高于国际市场的30%--40%。今年新粮收购价格为930元吨,库存玉米按新粮价格计算,加上库存成本,港口平仓价格为1272元吨,而美国玉米到韩国市场价格只有104美元吨(折合人民币860元吨)。二是我省玉米出口靠国家补贴政策支撑的局面将被打破。如果国家从2004年开始取消补贴政策,将使占销量三分之一的出口难以维持。三是“过渡期”内我国玉米进口量将逐年增加。2004年玉米进口配额为585万吨,2003年达到625.5万吨,2004年达到720万吨。进口农产品对国内市场冲击的后果是,导致国内农产品价格下跌,“卖粮难”更加突出,农民的利益将受到严重损害,从而挫伤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四是国内粮食流通体制发生变化。实行新的粮食流通体制后,销区粮食市场全面放开,非主产区玉米和主产区等外玉米均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也将使我省按保护价收购的玉米处于“高价难卖”的境地。五是国际市场粮食供求关系发生变化。美国玉米丰收,俄罗斯和东欧部分国家由粮食进口国变为出口国,这对我省更加不利。六是我省玉米库存居高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