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玉米“卖难”问题,近年来,我省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减少了一些玉米种植面积。今后,我们还将进一步减少玉米种植面积。主要是,城市郊区和交通干线周围发展高效农业和经济作物要减少一部分;退耕还林还草要退出一部分;进行玉米大豆轮作要调整一部分。然而,从全省看,玉米是最主要的大宗产品,是我省最重要的农业资源,也是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保障的主要产品。况且我省地处“黄金玉米带”,有生产玉米的经验和优势。因此,我们还要继续发挥玉米生产的优势,特别是中部地区作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还要以种植玉米为主。但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是,必须重新审视玉米的功能,重新定位玉米的属性。
(二)关于玉米的属性和功能。首先,玉米是谷物中的一种粗粮。粮食的构成有三大类,即谷物、薯类、豆类。目前,我们通常讲的粮食主要是指谷物。谷物包括水稻、小麦、玉米等,而水稻和小麦属于细粮,玉米属于粗粮。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在粮食供应出现阶段性过剩的条件下,人们总是爱吃细粮,不爱吃粗粮,细粮成为人们消费的主要粮食品种,玉米已不再是主要的口粮和当家品种,它只是作为生活的调剂品种,人们偶尔才吃。我省“三留粮”(口粮、种子粮、饲料粮)的大幅减少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因此,把玉米当作口粮对待已不能完全反映玉米的属性了。其次,玉米人畜可以共食。在备荒方面玉米比水稻、小麦有优势,即玉米人畜可以共食,而小麦、水稻却不可以。所以,在考虑粮食安全时,玉米的备荒作用有其特殊的意义。第三,玉米“一身三任”。我们常说的农业三元种植结构调整,是指粮食、经济作物、饲料之间的调整。其实,玉米就是“一身三任”。玉米既可以作粮食食用,又可以当经济作物作为工业原料,也可以直接作为饲料。据研究单位测算,我省作为玉米主产区,在本省只有3%左右是人们为了调剂口味而用作口粮,约有30%用作饲料或加工饲料,15%左右用作工业原料,销往省外的玉米也基本上用于饲料加工或工业原料。
面对农业生产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粮食生产出现阶段性供过于求的新形势,调整农业结构,关键是把玉米主要看作经济作物,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按其内部品质属性来进行种植、营销和加工转化,发展玉米经济。这也是玉米最具有广阔前景的一面。
(三)关于玉米经济的概念和内容。所谓玉米经济,就是根据市场需求变化,主要是按照玉米经济作物的属性,在全面创新的基础上,用工业化思维进行玉米的种植、营销和加工转化而形成的新的产业经济。
玉米的种植。作为口粮来讲,要按照人们新的消费要求,组织生产以鲜食为主的甜玉米、糯玉米和青玉米等营养价值较高、质量较优的特色品种。作为经济作物来讲,在种植上,要按饲料加工、工业原料的需要,着重研究其内在品质属性,优化玉米品种品质结构,发展高油、高蛋白、高淀粉等专用品种,符合加工企业的需要,提高附加值;对直接作饲料的,要按饲料来种植,提高效益,主要是把玉米专门作为饲料种植,而不是当作粮食种植后再转化成饲料,饲料玉米的成熟期可以进行选择,比如在未成熟时就收割,作为青储;为保持专用玉米品质的高标准和稳定性,要实行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