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药械、化保产品监管方面,要重点推进六项任务。一是继续推进新修订药品 gmp、gsp实施,年底前完成全市药品零售企业认证工作。二是开展中药饮片和特殊药品经营专项整治行动,规范经营行为。三是强化药品生产过程质量监管,加大有因检查、飞行检查的力度,解决深层次药品生产安全隐患。四是开展药包材集中生产区专项整治,促进药包材企业整体质量安全水平,特别是检验水平的提升。五是开展化妆品、保健食品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化妆品、保健食品非法添加及化妆品超标使用限用物质等违法行为。六是实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分类分级监管,加强对无菌、植入类高风险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认真落实《河北省体外诊断试剂经营使用管理办法》,规范体外诊断试剂经营使用行为。
(三)扎实开展创建活动,构建长效治理机制。今年5月和年底,省政府分别要对一、二批食品药品安全创建县开展成效进行考评验收。肃宁、河间、XX县、黄骅、南皮、泊头这6个首批创建县要认真做好迎检准备,抓紧填补缺项,争取通过验收。任丘、XX县、吴桥这3个第二批创建县要学习借鉴首批创建县的经验做法,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积极推进。其他县(市、区)也要把创建工作提上议事日程,提前谋划,力求日常工作与创建要求相衔接,使创建活动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工作突出的县(市、区),也可推荐参加第二批创建县考评。在这里,我郑重强调,食品药品安全县创建的出发点一定要端正,不能搞花架子,不能走过场,而是要通过扎实开展创建活动,切实夯实食品药品安全基础,让人民群众的饮食用药需求得到实实在在的保障。一是要解决突出问题。要紧紧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本地重点、难点问题,出重拳、用重典,集中力量打击各种违法行为。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创建成效,把创建工作办成群众关心、群众支持、群众参与、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二是要构建长效治理机制。根据各地食品药品产业特点、问题隐患,特别是针对食品“五小”和小餐桌、流动餐厅、鲜奶吧等新业态,建制度、定规矩、划红线,明确基本规范,消除监管盲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三是要推动食品药品产业转型升级。把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作为基础来抓,以整治整改为突破口,关停淘汰管理粗放、不符合法定要求的生产经营单位,加强对经营管理较规范、质量安全水平较高的生产经营企业的引导扶持,帮助其规范提升,鼓励其做大做强,提高食品药品产业集约化、规范化水平。
三、加快改革,不断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
(一)尽快完成市、县监管体制改革。食品药品不可一日失管。到现在,我市的机构改革过渡期已经持续了一年多时间,无论如何都不宜再拖。在4月底之前,必须完成新的市食药监局的组建,实现正常运转;在6月底之前,必须完XX县级新食品药品监管机构的组建。要以改革为契机,配齐配强监管队伍,监管人员编制数量要按照每万人监管人员3人的目标配备,保证有足够力量履行职责。为确保监管触角能延伸到基层,县级可以考虑在乡镇或区域设置派出机构。同时,要健全乡镇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落实属地管理责任;乡镇食安办要确保专人专职,有独立办公场所,配备必要装备,充分发挥其监管作用。
(二)提升监管队伍素质。随着机构改革的推进,食品药品监管系统的任务会越来越重。为确保监管队伍能尽快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要认真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优化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