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纪念宪法施行2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指出:“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为了使十六大确定的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从党的主张转变为国家意志,中央专门成立了修宪领导小组,适时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修宪建议。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次通过宪法修正案不久,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又召开会议,对进一步学习、贯彻和实施宪法进行研究部署。行政许可法的出台和贯彻实施、《全面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颁布以及监督条例、纪律处分条例两个党内法规的施行等等,都充分说明,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已成为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在我们党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党的执政方式向依法执政转变的新形势下,重不重视人大工作,善不善于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作用,是衡量一级党委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各级党委和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从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进一步深化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坚持总揽不包办、协调不替代,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责,以进一步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和能力,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第三,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确立科学发展观是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科学发展的思想基础上,作出的正确的战略选择。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不仅要求经济更加发展,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而且要求民主更加健全,法制更加完备,社会更加和谐。这就十分明确地告诉我们,切实加强人大工作,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能作用,通过依法监督,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法制保障;充分发挥人大议案这一民主主渠道的作用,有利于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更好地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目前的情况看,我们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差距,不仅反映在经济发展方面,也反映在民主法制和社会文明等方面。因此,在推进353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不仅要努力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而且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
二、充分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作用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县人大工作总的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把促进发展作为履行职责的第一要务,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扎实工作,进一步开创我县人大工作新局面,使人大工作在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在推进我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发挥更重要作用。按照这一总体要求,必须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强监督工作,把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对“一府两院”实施监督,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最重要、最基本的一项职权,是人民监督和社会监督的制度体现。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乡镇人大要把监督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人大监督涉及方方面面,法定的工作很多,我们要统筹兼顾,全面履职。但同时必须集中力量抓重点,切实加强对事关全局、影响长远的重大问题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问题的监督,使人民群众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人大监督的实际效果。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县确立了争当崛起排头兵的奋斗目标,提出了坚定不移地推进“353”战略,紧扣县情,抢抓机遇,对接“长珠闽”三角区,承接“昌、九、汉、长”四市幅射,打造“三省九县”经济新“洼地”的发展思路,全县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改革开放实现新了的突破,城乡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充分表明了我们的思路是正确的,措施是得力的,必须一以贯之。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衡量,我们还存在差距和不足,必须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不重视合理利用资源、不重视保护环境、不重视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现象仍然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