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能力强,他们所在的村都是加快发展的典型。二是大批量选拔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到乡村任职,在改善乡村干部队伍结构上打破常规。目前,各地都有相当数量的大中专毕业生由于各种原因不能上岗就业。对此应把他们作为人才真正管起来,充实到乡村干部队伍中去,为乡村干部队伍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这是尽快改变乡村干部素质结构、特别是改善文化技术结构的最现实选择。就我市而言,近三年尚未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接近300xxxx,这是一笔宝贵财富。对此应制定具体政策,让他们“上山下乡”,采取公开选拔、集中选调、双项选择的办法,把他们选拔充实到乡村。在全市133xxxx村配备一名大中专毕业生,或任党支部副书记、或任村委会主任助理。要坚持一手抓充实,一手抓调整。对现有的乡村班子进行一次分类排队、全面考核。制定不称职乡村干部“下”的标准,对看摊守业的“懒”班子、涣散贻业的“乱”班子、债务累累的“穷”班子要坚持不懈地抓好“两风”建设,集中进行调整整顿。对不思进取的“太平官”、无所事事的“大头佛”、不干正事的“土皇上”要坚决撤换。三是大规模开展乡村干部培训工作,在提高乡村干部综合素质上打破常规。对大多数乡村干部来说,当务之急是强化培训,尽快提高素质,以适应形势任务发展的需要。鉴于日益突出的“三农”问题和乡村干部所处的特殊地位,各级党委要把乡村干部队伍的培训提高问题摆上突出位置。从长远看,对于农业省份,应建立专门培养造就农村基层干部的院校,纳入国家教育计划,根据新时期农村工作需要设置专业课程,培养高素质的、职业化的农村基层干部。从现实看,要加大对现职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力度,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现代农业实用技术、农村政策法规、市场经济知识为主要内容,以市县为单位对乡村干部集中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全员培训。依托涉农院校、各级党校,对乡村主要领导干部进行集中脱产培训,并实行素质测试和持证上岗制度;选拔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乡村干部参加离职学历教育,为农村发展储蓄后备人才。在强化培训的同时,要组织引导乡村干部直接参与农村产业化经营,真正成为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目前我市乡镇干部共创办产业示范服务基地940xxxx个,村级干部共创办领办党群共建股份公司近500xxxx,引带服务近2xxxx农户。实践证明,这些形式都是提高乡村干部素质的有效途径。——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党组织的战斗力,必须夯实基础,在提高党员队伍“双带”能力上实现新突破党员队伍建设是提升党组织战斗力的基础性工作。针对农民党员队伍存在的问题,当前,要采取以下对策。一要大力实施“双培”工程。通过各种有效途径,真正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使农民党员真正成为农村社会的先进阶层,成为“三个代表”的忠诚实践者。尤其对缺少发展资金的贫困党员、曾为农村工作做出贡献的老党员,要加大支持扶持力度,采取协调专项贷款、党费救济、党员强弱联合等办法,帮助他们尽快脱贫致富,让老党员不寒心,中年党员有信心,青年党员有决心。去年以来,我市通过实施“双培”工程,共发展青年农民党员500xxxx人,这些党员年龄较轻,有文化,有致富本领,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显示了较强的影响力。我们还通过协调专项贷款和建立党费贴息资金等形式,对近千名贫困党员进行了扶持,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二要切实加强载体建设。通过党员服务区、党群共建股份公司、党群致富联合体和组织党员创建产业示范服务基地、成立劳务输出组织、参加农技协会以及参与村民理财小组、民事调解小组、村民议事会等有效形式,拓宽党员在农村政治和经济生活中发挥作用的途径。目前,我市农民党员共建立党员服务区4.xxxx个,引带服务近4xxxx农户。以农民党员为主体,建立党群共建股份公司、党群致富联合体、劳务输出组织、农技协会1.xxxx多个。通过建立这些组织,为党员发挥作用提供了舞台,加快了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步伐。三要突出抓好发展农民党员工作。通过依托党员服务区、乡镇干部产业示范服务基地和党员干部领办创办的各类联合体、各类协会,拓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渠道,打破单纯依赖行政村党支部发展党员的格局;通过抓党建带团建,努力做好在优秀青年农民、回乡初高中毕业生、青年退伍军人中的发展党员工作,改善党员队伍的年龄结构和素质结构;通过建立执行领导干部发展党员工作责任制,进一步落实强化培训措施,积极引导农村中的先进分子靠近党的组织,加快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步伐,切实解决农村发展党员源头不足的问题。四要认真解决农民党员队伍出口问题。通过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加强农民党员思想作风和组织纪律整顿,区分不同情况,研究具体办法,把那些已不具备先进性,或不愿留在党内的党员及时办理出党手续,以保持农民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党组织的战斗力,必须打破常规,在改革乡村管理体制上实现新突破现行的乡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