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关于市政府机关的机构改革这次机构改革后,市政府设个工作部门。比改革前减少个,精简幅度为。市政府工作部门内设机构精简比例不能低于。、加强综合经济部门和执法监管部门。将市计划与经济贸易委员会划分为个机构,即发展计划局(加挂市政府西部开发办公室牌子)、经济发展局;保留财政局、环境保护局、物价局(副局级建制),物价局由发展计划局管理。不再保留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项目开发管理中心,不再保留计划与经济贸易委员会经济信息科的事业编制,其行政职能由经济发展局承担;不再保留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其职能并入财政投资管理局(科股级事业单位),撤销国有资产管理局,其职能并入财政局。成立会计核算中心(科股级事业单位),隶属于财政局管理。、减少专业经济管理部门。不再保留乡镇企业管理局、民营经济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工业局(含二轻局、化工局),其行政职能由经济发展局承担;水电局更名为水利局;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更名为贸易局;不再保留商业委员会,其行政职能由贸易局承担;保留供销社原体制不变,与贸易局合属办公,不再保留酒类专卖管理局的副局级事业单位建制,其职能划归贸易局管理;保留农业机械化总站(副局级事业单位),由农业局管理;撤销优质肉牛总公司事业单位,职能划归牧业管理局,改为企业单位;不再保留农业产业化办公室、烟叶防雹办公室,将其职能并入农业局。保留建设局、交通局、农业局、林业局。、适当调整社会管理部门和政务工作部门。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教育委员会、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计划生育委员会分别更名为科学技术局、教育局、民族宗教事务局(朝鲜语文工作和翻译职能)、计划生育局。在劳动局的基础上组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土地局与矿产管理站合并,组建国土资源局。保留市政府办公室(加挂外事办公室和侨务办公室牌子)、公安局、监察局、民政局、司法局、人事局、文化体育局、卫生局(红十字会)、审计局、统计局。不再保留退休职工管理服务中心的副局级建制(事业单位),由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管理。不再保留市政府接待处(事业编制),其职能并入政府办公室。不再保留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事业编制),工作职能并入文化体育局,撤销文化创作组(事业编制),其人员划归文化体育局所属的事业单位。保留市政府办公室信息产业中心(事业单位)、人事局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的副局级建制,编制重新核定。保留人民防空办公室,为市人民防空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也是市政府人民防空工作主管部门,不占市政府机构个数。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是市机构编制委员会的常设办事机构,既是市委的工作机构,也是市政府的工作机构,与人事局合署办公。
(三)关于市人大、政协机关,群团组织机关,检察院、法院机关的机构改革根据中央和省、州的指示精神,市人大、政协、群团机关,检察院、法院机关的改革,先精简编制,确定分流人员,待省、州具体部署后,再制定和实施“三定”方案。
(四)关于依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的机构改革根据敦化的实际,设置以下个市直属事业单位,即粮食局与粮食收储公司合并,组建粮食局;档案馆更名为档案局;旅游服务总公司更名为旅游局;特产总站更名为特产局;保留广播电视管理局、牧业管理局、机关事务管理局和残疾人联合会。以上事业单位依照或参照公务员管理进行机构改革,其人员编制精简比例和人员分流办法也要参照党政机关进行。
(五)、关于人员编制精简比例市党政群机关行政编制总数由名精简为名(含敦化经济开发区名),精简编制名,精简比例为。乡镇机关行政编制总数由名精简为名,精简编制名,精简比例。今后市党政群机关执行行政编制为数名,乡镇机关执行行政编制数为名。
市党政群机关实有人数为名(不含乡镇),定编名,减少人数人,精简幅度为。
公安、司法机关的机构改革与市政府一并进行,机关专项编制精简。
机关工勤人员事业编制,按行政编制总数的核定。机构改革各部门的事业编制一律取消。机构改革后,党政群机关,人大、政协机关,街道办事处、乡(镇)等机关部门一律不设事业编制。
四、关于这次机构改革的具体步骤
根据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的部署,本着既要积极,又要稳妥的方针,这次我市市委、市政府机构改革要力争在一个月内完成,做到“五确定”,即部门新职能确定、部门内设机构确定、领导班子确定、留岗人员确定、分流人员确定,并在年月日前完成人员分流任务。今天动员大会后,机构改革工作就要全面展开,具体实施步骤分五个阶段进行:
第一步是准备动员阶段。各部门在这次全市机构改革动员大会召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