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土地也已被规划,每天载重的大卡车源源不断地向外输送着现代化的汽车,可失去土地的农民,仍然衣食无着。 镜头三:造福工程?坑农工程? 浙江省丽水市的碧湖平原,一块大牌子抢眼地立在地边,上面赫然写着丽水市石牛生态农业示范区.笔直的马路的一边是郁郁葱葱、一望无际的柑橘林,另一边则是一千多亩刚刚经过一场浩劫的土地,推土机留下的一道道压痕仍然清晰可见,一畦畦庄稼被毁后留下的枯枝败叶四处散落。 地处浙江西南山区的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是浙江省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是丽水市石牛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的项目点。当地工商业发展缓慢,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很大。但当地政府却认为这里搞大规模土地流转时机已到,于是从2001年11月开始对一块一千余亩的旱地作了土地平整,之后没有按原来承诺的将土地交还原农户耕种,而是包给了丽水紧水滩电站、丽水农贸城和市农科所等单位建农业生态示范园区。村民们一致反对将土地租赁出去,但是区、镇、村干部和全市各地调集了近30xxxx,拉起了警戒带,让两台大铲车开进正长着庄稼的地里,不顾当地村民的反对和哀求,将一畦畦长得青翠茂盛的豇豆、西瓜和毛豆推为平地。 在当地政府看来,他们正在做的是造福工程,在一些干部眼里,农民的反抗和阻拦都是无理取闹.而在农民们看来,这真的更像一项坑农工程. 镜头四:土地补偿费是块唐僧肉 土地补偿费到了,白花花的银子,谁不眼馋?于是,区里、镇里、村里的领导不约而同地把餐巾掖到了衬衫的领口上,左手拿叉、右手操刀,咽下一口口水低声说:区里(镇里、村里)财政紧张,咱从土地补偿费里弄点?…… 2001年6月,辽宁市人民政府根据市总体规划,将市污水处理厂选址在杨林子村原春晖鹅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征用的285.2xxxx土地上。经过议定,市污水处理厂承担了春晖当时征占土地时应付而未付的有关费用和部分在建工程成本费共计1705.9xxxx元,各项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142xxxx元(每亩xxxx元)、征地手续费59.9xxxx元、罚款2xxxx元、耕地占用税104.xxxx元、春晖部分在建项目补偿费96.3xxxx元。 但是到了杨林子村党支部书记于连江告诉村民的时候,就成了征地指挥部同村委会签订协议的补偿标准是每亩xxxx元。于是,感觉情况不对劲的村民们开始了不得不用、也是唯一可以用的抗争方式——上访。 村民们从市土地管理局和区政府领导那里得到的明确答复是:每亩土地补偿费xxxx元。在上访过程中,村民代表偶然在市土地规划管理局得到了一份协议,协议清楚地写着:每亩土地补偿费xxxx元!后来,村民们又在区政府、村委会和征地指挥部拿到三份签字和公章都不同的每亩地4.xxxx元的协议。 杨林子村党支部书记于连江向村民代表这样解释协议的签订过程:每亩xxxx元的协议是3月30日签的。4月6日征地指挥部即转到区里72xxxx元,于是,区里扣下了71.xxxx元,镇里又扣了7xxxx元。6月21日,区长把他叫到办公室,说区里的财政紧张,想从土地补偿费里弄点,接着就又签了每亩4.xxxx元的协议,但日期还是签的3月30日。这起征地的数量和补偿金额都不算大,但是,其中的操作手段却颇有代表性。 镜头五:最后一块耕地的消失 2002年9月26日,南昌市近郊的一个农村的村委会租来3台推土机,在村负责人的带领下开进了就要收割的稻田。轰鸣的机器碾压过正在成熟的稻田。这个城郊农村的最后8xxxx耕地,就这样消失了,近xxxx斤稻谷也同时埋进了土里…… 施尧村是南昌市近郊的一个农村,随着南昌城市建设的扩展,这个村的土地大部分被企业和政府所征用。到2002年8月,这个村仅剩下最后约8xxxx的一块耕地。 2002年8月20日,村委会突然召集十几户耕地承包人开会,宣布政府将在这块土地上兴建农民公寓,同时宣布了对承包户按每亩400xxxx给予补偿。这一决定立即遭到村民们的强烈反对。 从2002年8月28日到9月16日,村民主要就补偿费过低和事前没有向他们协议、公示的问题多次向村委会交涉,但没有结果。于是,十天后,轰鸣的推土机开进了稻田。还有十来天就收割了,连让我们把稻子收起来都等不及?这一季的稻子长得真好,有这么长的穗子。推土机开进田里去的时候很多人都流了眼泪。并且他们根本无从知道这块地的审批手续办没办。 接下来的,自然还是村民们联名向各级政府上访,未果。2003年4月7日,4xxxx村民以行政诉讼的形式向南昌市青云谱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被告是该村的村委会,诉讼要求施尧村村委会召开村民会议,公布村务、财务,撤销此次占地的补偿决定。两个月后,青云谱区人民法院将村民起诉驳回。法院在行政裁定书上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有关法律规定,被告施尧村村委会是群众性自治组织,是不合适的被告。 此后,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