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节日演讲稿爱国纪念日演讲稿工作学习演讲稿和谐社会演讲稿青春励志演讲稿训练锻炼演讲稿致辞主持演讲稿指导
您现在的位置: 演讲稿范文大全 >> 工作学习演讲稿 >> 领导演讲稿 >> 正文

○  《中学数学反思性教学研究》结题报告科教文卫  ○

它的相反问题,引导学生研究指数函数的反函数──对数函数,一方面体现了“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另一方面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
   1.2本节课基本上做到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据评课教师记录,引导学生自主研究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花了二十四分钟,基本上做到了“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重新构造知识”。本课留有一个探索性问题与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
   1.3本节学生主体参与度还可提高,由于要按时完成课时任务,学生发现的几种比较大小的方法没有充分展示与肯定,使所有参与者都有成就感.
   1.4根据这节课的教学实践并结合广东学生学习的特点,我的数学教学观还应增加一条:以人为本,充分肯定和鼓励学生,让学生体会到创造的乐趣,领悟数学的本质.
   2.反思教学设计
   2.1 教学目标的反思
   “会利用对数函数的性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改为“会利用对数函数的性质比较两个对数的大小”更具体,“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可改为“逐步提高观察和归纳能力”用词更准确,“提高学生的应用意思与创新能力”在这一节课中难以体现.
   2.2 学生已有内容的反思
   由于“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有的内容,弄清这一点后,进行相应的教学”,上课后再来反思学生已有内容,有如下几点:
   根据原函数与反函数图象间关系作图象还不规范;指数式与对数式转换比较娴熟,指数函数的性质还记忆犹新.能动地使用计算器这一点课前未充分估计到.教学设计考虑到了学生知识的个体差异与认知差异.
   2.3 教学内容组织的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将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整体上把握教材,将教材中的例1纳入下一课时,例2,例3与课后习题3编入成一个例题与两个变式练习,置于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之后,使知识呈现一种精当的序列关系,然后按“情境引入──对比探究──变式应用──小结反馈”的程式展开教学.
   作指数函数的图象关于y=x的对称曲线,教学设计是安排在课前完成,学生暴露出了一些错误,但可能还不充分,如在课堂上画图,虽多花点时间,但暴露的问题可能会更多.
   为了引导学生体会由函数图象探索函数的性质,我设计了一个探索性问题与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见教案).
   2.4 教学设计环节的反思
   教学环节设计完整,将现代教育技术有机地整合到了本节课的教学之中,追求教学的最优化而不是教学的机械化.但还可将学法设计更完整,作为区公开课,还可多试讲一次,才学习同备课教师思维的火花,教学的机智.
   3.反思教学过程
   3.1 合作关系的反思
   在这节课的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学生有很多发言的机会.也暴露了不少思维过程的问题,充分展示了知识的发生过程。从学生的作图到性质的探究与变式练习,基本上都是学生自主完成的,学生主动参与.如比较log67与log76的大小,学生一共想出了用计算器,转化为指数式比较,利用函数的图象,利用对数函数单调性等四种办法.教师因势利导,充分利用了计算器的方法与图象法引导学生回到利用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比较两对数式的大小.特别是计算器的方法,由学生自主发现转化到比较这两个数与1的大小,这一个片断评课教师认为比较精彩.我将这一个片断放入中国基础教育网站(www.k12.com.cn)数学论坛中讨论,有这样的评价:“这一片断精彩在何处?我认为有两点值得肯定:(1)教学中老师需要机智,而不是严格按备好的教案上课就行,这正是新手所企望的,这也正是这一片断的闪光之处!(2)知识、方法的归纳是教师带领学生归纳,还是让学生在实践后提炼?也值得教师精心设计,hnnxyz老师已有了尝试与思考。” “是啊!教学不仅仅是告诉学生一个结果,而应该让他们看看老师的思考过程”等等.
   由于考虑是公开课,要完成教学任务,转化为考虑两个指数式的大小比较,教师没有让学生充分展示,自认为这是本节课的一大失误,以后的教学中要尽可能多地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这节课给我的启示是;要给学生机会,不要低估他们的创新潜能.
   3.2 课堂提问的反思
   这一节课的课堂提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相关文章
栏目导航
首页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6 演讲稿范文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