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企事业单位改革。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清理、减少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和规范审批程序。按照“统筹规划,分类实施,精简机构,优化结构”的要求,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紧紧围绕公有资本退出这个中心,积极引导公有资本通过出售、破产等方式退出一般竞争领域,推进公司制企业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认真落实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进一步消除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努力创造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拓宽民营经济的融资渠道,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和风险投资体系,支持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直接融资。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产业发展方向、制度创新、经营模式、增长方式等方面加强引导和服务,促进民营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深化财政、投资和金融体制改革。明确界定区乡两级政府事权和财政支出责任,合理划分财政收入范围。推行财政激励政策,规范转移支付制度,完善区乡财政体制,健全公共财政体制。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完善投资核准和备案制度。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健全政府投资责任制度。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机构服务功能,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全面提高开放质量和水平。继续优化投资环境,大力拓展利用外资领域,改进招商方式,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把引进外资与优化产业结构结合起来,推动利用外资由引进资金为主向全方位引进资金、技术、人才、管理和市场营销网络转变,由注重数量为主向注重质量转变。创新招商方式,重点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积极发展加工贸易,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开展加工贸易、开发能源、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输出。注重对内开放,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优势,加强与京津的合作,主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项目及配套项目,积极推进与京津两市的经济融合和资本合作。
九、促进社会进步与和谐
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积极推进和谐丰南建设。
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优化教育布局和结构,全面推进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现代化进程。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实现各级各类教育健康协调发展。完善教育培训制度,构建全社会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教育工作的决定》要求,努力增加教育投入,确保“三个增长”,健全和完善各种教育救助和资助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区、乡(镇)、村三级服务网络,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优化医院布局,加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完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提高疾病预防和医疗救治水平。建立和完善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体系,提高公共卫生保障服务水平和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大力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共同发展。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建设文化强区。加大文化事业投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区、乡(镇)、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充分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培育丰南特色文化品牌。加强文化艺术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文化市场管理力度,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营造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社会环境。
切实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建立健全政府促进就业、市场调节就业、劳动者自主择业的就业体制,形成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各类所有制的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立政府扶助、社会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继续落实好再就业优惠政策,完善对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建立促进扩大就业的有效机制。建立完善职工收入与经济效益协调增长机制,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缓解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