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环境熏陶法:我们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触,当置身于一定环境的时候,会自觉不自觉地被周围的环境所感染和熏陶,受到深刻的教育。要有效利用时间、空间和场所,营造廉政建设的良好氛围。如在工业厂区、居住社区悬挂廉政标语及旗子,安装有廉政内容的灯箱,设计制作或建造有廉政寓意的雕塑、长廊、亭阁、文化墙和生活小品;在建筑物、公共场所、大厅安装电子显示屏;在办公室、会议室、饭厅、休息室、候车亭等场所悬挂廉政理念、格言、警句牌匾;各办公室配备廉政台历、廉政挂历、廉政桌牌、廉政铭镜、廉政书签、廉政镇纸等;还可以在单位自备通勤车车身,喷印廉政理念等内容。
③媒体宣传法:充分发挥新闻媒体普及、快捷、传播广的优势,宣传廉政建设。广播可开办廉政专栏,电视可开办廉政视窗、举行廉政讲座、播放廉政文艺节目,报纸可开辟廉政理论之窗、报道廉政人物事迹、剖析违纪典型案例等,还可以创办廉政建设简报、廉政学习文稿等。
④作品教化法:教化是文艺作品的重要功能之一,这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寓教于乐。要充分挖掘我国历史的宝库和当地、本单位的历史资源,结合不同时期的实际,创作有教化作用的廉政文艺作品。比如创作廉政诗词、歌曲、舞蹈、对联、小品、书法、篆刻、漫画、招贴画,征集廉政故事、格言、警句,改编或排演廉政文艺节目等;如有可能可以把廉政文艺作品汇编成册,也可以编印《廉政文化知识读本》、《廉政文化工作手册》等。
⑤开辟基地法:要整合教育资源,可以创造条件开辟“四色教育”基地,即红色教育、白色教育、黑色教育和绿色教育基地。红色教育基地----圣地,组织党员干部参加“红色之旅”,让大家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自觉筑起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解决“不想腐”的问题;白色教育基地----墓地,组织党员干部参观烈士陵园和烈士纪念碑,向革命烈士们敬献花篮、花圈,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宣誓,学习先烈的革命追求和献身精神,让自己的灵魂受到洗礼,达到“不愿腐”的目的;黑色教育基地----监狱,组织党员干部参观监狱,用反面教材进行警示教育,防微杜渐,使大家“不敢腐”;绿色教育基地----大地,组织党员干部到农村体验生活,接近农民,了解农村,亲近黄土地,拥抱大自然,在大自然中陶冶情操,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也“不能腐”。
⑥网络传播法:网络有其它媒体所不能比拟的优势。鉴于目前办公自动化普及程度和计算机已进入千家万户,企业可以建立自己的廉政网络,用以传播廉政建设的信息、知识等。
⑦沙龙座谈法:在认为有必要的时候,召集有关人员,就廉政文化建设的某个观点、一些建议或意见等,进行沙龙座谈。与会者不受很多的约束,可坐可站,可以七嘴八舌,各抒己见,不打棍子,不抓辫子,即使说错了也没有关系。这样可以解除大家的思想顾虑,能够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观点说出来,有利于大家相互间的交流和思想沟通。
⑧亲情感染法:要让廉政宣传进入家庭、学校,充分发挥家庭成员亲情感染的作用,互相提醒、经常吹风,使每一个党员干部为了家庭的幸福、为了亲人的幸福、为了自己的幸福,自觉做到远离腐败,不给老人、妻子、儿女和自己留下遗憾。
⑨案例警示法:就是选取一些典型案例,组织学习,结合实际讨论,以起到警示教育的目的。这种方法,比起单纯地学习廉政建设的法规条文效果要好得多。
⑩惩戒处罚法:惩戒处罚是一种负激励、是一种对党员干部教育帮助的特殊手段,也是廉政建设必不可少的手段。对违反廉政建设规定的党员干部,决不姑息迁就,从党纪、政纪、经济上给予一定的处罚,对于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通过惩戒处罚,达到“1+4”的效果。“1”,就是查处一件具有典型性、倾向性、苗头性的领导干部违纪案件;“4”,就是“xxxx层面”受到教育:即召开案发单位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利用身边人身边事深入开展自我教育活动;针对案发单位制度和管理上暴露出来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重点指导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规范权力运行,化解因案件产生的影响稳定的不良因素;在社会层面,编发通报、举办警示教育大会,对党员干部进行反腐防变教育;在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