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这里的再生产用法受布迪厄(pierrebourdieu)理论的启发,但权力的再生产同布氏的含义有区别。布氏的再生产主要指社会制度,尤其是教育制度及其权威形成了文化、社会和教育系统自身的再生产,而我这里的权力再生产则因人情和面子的运作而生,所以不但是超越制度的,而且还表现为权力这时非但没有促使其他方面进行再生产,而是自身变成了再生产的对象。
参考文献:
陈俊杰,1998,《关系资本与农民的非农化———浙东越村的实地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范忠信、郑定、詹学农,1992,《情理法与中国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费孝通,1985,《乡土中国》,三联书店。
费正清,1999,《美国与中国》,世界知识出版社。
沟口雄三,1995,《中国的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韩少功,2001,《人情超级大国》,《读书》第12期。
黄光国,1988,《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黄光国编,《中国人的权力游戏》,台北:巨流图书公司。
胡平生译著,1996,《孝经译注》,中华书局。
胡先晋,1988p1944,《中国人的面子观》,黄光国编,《中国人的权力游戏》。
j.p.查普林、t.s.克拉威克,1984,《心理学的体系和理论》,商务印书馆。
金耀基,1993,《人际关系中的人情之分析》,载金耀基,《中国社会与文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梁治平,1992,《法意与人情》,海天出版社。
林语堂,1994,《中国人》,学林出版社。
罗纳德。斯考伦、苏珊。王。斯考伦,2001,《跨文化交际:话语分析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罗素,1996,《中国问题》,学林出版社。
欧文。戈夫曼,1989,《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浙江人民出版社。
钱穆,1994,《中国历史研究法》,载《钱宾四先生全集》第31卷,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文崇一,1995a,《报恩与复仇:交换行为的分析》,载文崇一,《历史社会学:从历史中寻找模式》,台北:三民书局。
——,1995b,《亲属关系与权力关系:结构性的分析》,载文崇一,《历史社会学:从历史中寻找模式》。
阎云翔,2000,《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上海人民出版社。
杨联,1976,《报———中国社会关系的一个基础》,载段昌国等译,《中国思想与制度论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余英时,1987,《从价值系统看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载《文化:中国与世界》第1期。
翟学伟,2000,《本土心理学研究中的本土资源———从研究对象到研究方法的转化》,台北:第五届华人心理与行为科际学术研讨会。
——,2004,《中国社会中的日常权威:关系与权威的历史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中国人脸面观的同质性与异质性》,载《中国人行动的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个人地位:一个概念及其分析框架》,《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1995,《中国人的脸面观》,台北:桂冠图书公司。
滋贺秀三,1998,《中国法文化的考察———以诉讼的形态为素材》,载滋贺秀三等,《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法律出版社。
周何,1998,《说礼》,台北: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
e.b.foav.g.foa1976,“resourcetheoryofsocialexchange.”inj.w.thibamt,spencer.c.carson(eds.),contemporarytopicsinsocialpsychology,worriestown.n.j.:generallearning.
作者系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