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这种理论作为分析框架,现实中的学校组织多以权威型为主。在此学校中,教师的专业自主权与科层化程度呈明显负相关,无论教师或学生都较之专业型学校感受到较多的无权力感,学校内部的疏离与僵化同样严重。在为数较少的专业型学校中,决策由那些具有专门知能的人们来做,而不是由行政人员来做。校长通常具有较多的非权力性威望,他们不不太需要借助科层取向的强制性权威对下属进行控制,因而学校气氛相对比较民主、宽松,较少冲突,但这种情况的极端化也可能会损失效率。
韦伯型是学校组织中专业取向与科层取向互相融合的结果,所以被称之为“双重取向”,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学校管理模式。双重取向在学校管理的硬件方面基本上保留科层体制的学校组织结构,但相应增加了教师的参与管理和专业自主权,并通过系统的法规条例加以保证。在实行双重取向的学校,往往同时存在两个权力系统,区分而治。其一为行政的,另一为专业的。前一系统自校长、各职能部门的行政管理人员到普通的职工,由上至下实行层层控制;后一系统则由教师及其他专业人员组成自己的层级结构,如专业委员会或教师联合会等组织,进行自我管理。这两个系统协同运作,共同实现对学校的管理。在组织文化方面,双重取向的学校表现出较强的人文特点和较少的机械性,教师与学校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表现得比较平等,人们可以感受到自由的空气,法规对人们的行为更多的是起引导而非限制作用。
事实上,现实中几乎每一所学校都只是处在某一种发展状态,或者科层化更多一些,或者专业化更多一些。可以推测,专业化与科层化的结合应该有一个最适当的水平,只有在这一水乎上的双重取向才有可能获得理想的管理效果。但是,具体在操作中如何处理好两种取向之间的关系却始终是个难题。
总之,专业取向与科层取向似乎很难二者兼顾,但至少有—点可以肯定,即现实中的大多数学校必须尽可能改变单—的权威型模式,以缓解学校内部专业取向与科层取向的冲突,减少学校内部的疏离,将学校导入良性运转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