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5、现代教育理念和素质教育的需要
语言的本质是工具,但人类在进步,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外语已从一种工具变为一种思想,一种知识库。从学习者的认知角度来看,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认识世界的工具,掌握一种语言即掌握了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而掌握另外一种语言就意味着掌握了另外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会一门外语,不但是多了一双眼睛、一对耳朵和一张嘴,甚至还多了一个头脑!我们应当看到,外语教学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必然产生重大影响,是构造完美人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双语教学”的科学定位
当前双语教学已成为中国课程改革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各地使用“双语”冠名的学校很多,以“双语”冠名的班级更多。有的学校的所谓“双语”仅仅是强化英语教学,有的学校的所谓“双语”仅仅旨在强化汉语和英语两门学科的教学,更有的学校将“双语”变为其“尖子”班的代名词。社会上出现了滥用“双语”,把它作为争取生源,提高办学竞争力的倾向。
那么“双语教学”这个概念究竟应该怎么理解?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必须区分“语言教学”和“教学语言”两个概念的区别。
1、language teaching与teaching language
加拿大双语教学学者卡明斯(cummins)提出:“一个最起码的区别是看双语教学是按‘手段’还是按‘目的’来定义的。如果双语教学被定义为达到某种教学目标的手段,那么,对两种语言的运用能力不一定是双语教学的一个目标……但是,‘双语教学’这个词有时候是根据‘目标’来定义的,指的是为促进学生两种语言技能而设计的教学课程。”西古安和麦基(siguan and mackey)也指出:“‘双语教学’这个术语是指一个把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的教学体系。其中的一种语言往往是,但不一定是学生的第一语言。”卡明斯对此进一步解释道:“‘双语教学’这个词通常是指在学生教育生涯的某一阶段使用两种(或者更多)教学媒介语。这两种语言被用来教授科目内容而不单纯是语言课程本身。”
我国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绍杰教授说:“从语言教学角度讲,双语教学是使用另一种语言来讲授母语某一学科的知识内容,教学形式通常是学生看的教材是汉语编写的,教师授课则全部用外语,即学生在视觉上接触的是汉语,听觉上接受的则是外语。”也就是说,全面地用英语讲课,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在英语教学中不常接触到的术语和单词,这是双语教学的标志。至于课堂上评价或指令性语言的英语会话,学生在平时的英语教学或活动中就能学到,不是双语教学的主要内容。
&n
bsp;
因此,我们不妨这样理解,即“语言教学”是指通过学校教学体系学习某一种语言课程。这些课程的目的就是帮助和训练学生掌握该目的语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巧。学生通过上述这些语言课程可以学到该目的语的语言系统知识,例如语音语调、发声方法、语法条规、习惯表达法,也可以掌握运用该语言的技巧,例如向人问路、打电话、写信、草拟报告和撰写学术论文、翻译文件,等等。而“教学语言”则是被用作媒介语言来传授知识的某一种具体的语言。教学语言不是语言学习的目的语,它的作用只是作为传递信息的中介或者工具,让老师向学生表达意思、传道授业、答疑解惑,也让学生向老师反映学习上的问题、疑惑。一般而言,教学语言必须是老师和学生都熟悉的两种语言,这样才能让老师和学生在课堂内外比较流畅地互相交谈和沟通。
2、foreign language与second language
开展双语教学,对学习者而言是“通过外语学习学科知识”,对教师而言,却是“通过外语教授学科知识”。双语教学指的是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通过学习学科知识(例如,地理课、数学课、历史课等等)来达到掌握该语言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