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课堂用语,而习题解析、计算方法等学科知识内容都是用汉语讲授的。其实,这算不上是双语教学。
2、双语教学冲击母语的学习
有些试行双语教学的学校不仅在数学、化学等学科讲授时尝试双语教学,语文课、思想品德课上也进行双语教学。对此,有关专家认为,双语教学并非适用于所有学科,所有年龄段的学生。在数学、物理等理科教学中,用英语讲授一些英文公式、国际单位或者专业术语,确实可以强化学生对单词的记忆,有助于学生未来接受国际化的教育,但在语文、政治等文科教学中,双语教学就不太合适。因为语文课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母语表达能力、提高文字的鉴赏水平、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用英语讲授就本末倒置了。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这样做会对学生的母语学习产生冲击,考虑到逻辑思维的养成和稳定性,双语教学应在掌握好母语的基础上进行。国外双语教学研究方面的学者提出,双语教学不宜在六年级以前实施,他们强调,学好母语有助于学生对第二语言的理解和掌握。
3、双语教学的低龄化倾向
双语教学在幼儿园和小学成为一种追崇时髦,同时过早地将孩子往外语学习上引导的心态实在令人担心。学
前教育对学前儿童兴趣的培养过早定向,对学前儿童的过早成熟化引导不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定规律。学前儿童身心发展具有整体性规律,他们的兴趣是从混沌、朦胧到分化,从简单到复杂,处于不定型和继续发展期。因此,学前教育不宜过早对儿童的发展进行定向化培养,而应注重其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发展其特长。教育界有人呼吁“请给幼儿以童心”。天真无邪的儿童应拥有不可剥夺的自己的快乐世界。否则,将使儿童付出丧失天真和快乐的高昂代价。
4、将双语教学与活动课,探究课混同起来
双语学校所实施的双语教学并非通过语言课程来实现语言教育的目标,而是通过学校教育中其它的科目来达到帮助学习者掌握两种语言的目的。双语教学的基本原则是教师坚持使用外语。无论是传授知识,还是解答问题,教师都用外语进行。这样做是为了向学生提供比较多的语育输人信息,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外语,而且更重要和有意义的是让学生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接触他们所要学习的外语。由于学习的需要,学生自然会产生学习外语的动机和兴趣。这种目的和兴趣比在单纯的语言课程上容易产生和持久。
不少中小学简单地通过开设第二课堂活动,开设探究型课程,举办各种各样的英语活动就声称双语教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实不然,双语教学说白了就是要求教师能用道地标准的英语来给学生教授英语以外的学科,学生通过其它学科的学习同时习得英语。所以双语教学不是一种教学理念,不是教学目标,不是教学活动,更不是教育的全部,双语教学只是一种语言教学模式,语言习得方法。双语教学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体现的,结合英语进行的第二课堂,活动课,探究课仅仅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一个方面,是提高学生学习语言兴趣的一种手段,是课堂双语教学的延伸,而不是双语教学的主体。
5、将学科课上成了外语课
有这样的一位教师,为了上一堂生物双语示范课,教师用了很长时间进行了课前准备,将所教学的内容翻译成英语,撰写了详细的教案,准备好了几乎每一句需要用上的英语课堂用语。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时地带领学生朗读生物英语专业词汇,教师虽然是用英语授课,但实际上课前已经反复排练了好几遍,学生反映如此之快,甚至老师英语指令尚未说完,就已经知道要做什么。就这样,非英语专业学科老师功底不足的弱点仍然明显地暴露出来。老师不敢自由发挥,不敢多讲一句教案上没有的话,学生亦十分拘谨,师生之间无法自如地进行交流。所有课堂教学活动完全按照事先设计好的套路进行,即使老师不讲话,学生也知道下一步做什么。
这是“双语教学”吗?笔者绝不敢苟同。首先,从教学本身来看,教育艺术博大精深,常为常新,各学科有其严格的学科特点。很难想象,当一位物理教师用英语讲课时是什么样子?要知道,我们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