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22.7亿美元,增长20.9%。完成外经营业额2.61亿美元,新增境外投资企业8家。新增服务外包企业62家,完成服务外包执行额6.96亿元。项目投入持续增长。完成固定资产投入326亿元,增长19.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投入227.6亿元,增长16.1%。实现工业技改投入149亿元,增长30%。固定资产抵扣税3.3亿元,新增装机容量19.3万千伏安。森松重工、双钱技改、星球石墨等23个亿元以上项目竣工投产。载体功能不断提升。13个市级特色园区规划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长江镇(如皋港区)港口总体规划通过交通部评审,如皋海事局挂牌成立,海关、边检、国检等口岸查验单位高效运转,公共型保税仓库正式运营,出口监管仓库成功获批。如皋港水利枢纽工程建成投运,新增深水岸线5.4公里。新建万吨级码头2座、5000吨级码头4座。实现港口货物吞吐量4200万吨,增长30%。港区商贸城、文峰大世界加快建设,如港新城功能配套日趋完善。经济发达镇行政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经济开发区(柴湾镇)完成了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规修编,道路、雨水管网等基础设施投入持续加大,总部经济大厦、人才公寓等功能配套项目快速推进,新建标准厂房15.3万平方米。如城镇东西部经济区框架进一步拉开,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1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开工建设,顾庄生态园核心区规划建设加快推进。高新区(桃园镇)电子信息、新能源产业园“三横三纵”道路框架全面到位,滨湖大道全线贯通,10万平方米人才公寓基本竣工,22.5万平方米软件研发用房投入使用。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挂牌。面上各镇完成搬迁2144户、整理土地9314亩,园区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争取各类用地指标5653亩,报批8886亩,出让10518亩。
四、城乡面貌日益改观。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城乡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市建设步伐加快。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基本完成。城市建设投入103亿元,其中市政投入30亿元。中心城区搬迁120万平方米,房地产开工186万平方米、竣工146万平方米,新建安置房160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62万平方米。完成海阳南路南延、中央大道、圃园路等13条新建改造工程。城市创建和管理得到加强,数字城管运行良好,创成省级市容管理示范路1条、省级优秀物业小区2个。国家园林城市、江苏历史文化名城获得正式命名。交通建设克难奋进。完成交通建设投入18亿元。花城大道全线通车,204国道如皋港连接线一期、丁磨路东段、王石线常青段等工程全面完工。城区公交线路进一步优化,新增站点46个、新能源公交车19辆。小城镇建设成效明显。完成小城镇建设投入39.5亿元,搬迁2120户,整理土地2260亩,出让土地2900亩。房地产开工152万平方米,竣工126万平方米。建设镇区安置房6867套,安置2388户。通过星级考评项目147个、“十个优”项目28个,镇区功能配套不断完善。农村环境持续改善。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开展,成为省首批村庄环境整治示范县(市)。东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8个村庄建设与环境整治试点村通过省级验收,建成省“康居乡村”二星级30个、三星级17个,省级生态村3个。“四位一体”长效管护全省领先,整治河道338.9公里,林木覆盖率22.5%,被评为省绿色江苏建设林业产业先进县(市)、省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先进集体,连续四年荣获省秸秆综合利用和机械化还田示范县(市)称号。
五、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努力让发展成果普惠于民,10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见附件一)。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11900元、增长15.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00元、增长15.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30.2亿元,增长15.9%。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新增城镇就业9284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327人,登记失业率2.96%。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8万人。社保扩面任务全面完成,企业职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分别新增3.1万人、2.3万人、3.1万人、1.1万人和2.3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人数近45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动态全覆盖。2.24万名新增被征地农民全部纳入保障范围。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完成社会事业重点项目投入13.8亿元。安定小学、市人民医院门急诊病房楼投入使用,中医院门急诊楼、广电中心大楼全面竣工,奥林匹克公园加快推进。教育“五区同创”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普通高考、职教对口高考连续多年全省领先,被评为省教育人才先进县(市)。公立医院综合试点改革扎实推进,基本药物制度深入实施,减轻群众用药负担近亿元。成功加入世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