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种我们谈到:调整型、应变型、军事型都是积极健康的。而后面四种是在中国内地的企业普遍存在的四种,我们认为是以非积极的基因。
第一种,消极型。消极型是我们现在内地的两个和谐,企业高度和谐。在这里边大家意见完全统一,但是没有任何改变和创新,因为缺乏活力,缺少热情,所以总部包括企业集团本身,它一些指令,一些远景,没有办法贯彻到中间,有一种病例,大家可以对比一下,就是植根无力症。
第二种,不定型。它就是不确定,企业是实际是对的,企业里面聚集了一大群有创造性、有能力、才华横溢的精英,但是不大可能凝聚成一个方向。如果能够做到上下一心,众志成城,那企业能够实现跨越式历程碑式的战略式发展。但是它缺乏那种机制和协调性,所以它业绩也会上下窜动,但是对于高级职业经理人来讲,无疑是好机会。因为在这里面,企业家高管才有施展才华的可能,正因为如此,这种企业呈现一种各自为政,病愈自控的边缘。
第三种,滞胀型。首先是它企业的扩张,离开组织模式的应有的负荷。拿我们中国的四个字“尾大难掉”。高管对于中段和会议组织,不具有完全的控制式。主要表现在沟通战略性调整。
第四种,瘫痪型。这种形式在中国很多,很有意思。其实我们所谓的民进国退,这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为它是多层管理的产物,正因为多层管理,限制了它对新机会,新的可能的一个迅速反映。因此在这里边,很多的员工,慢慢地由热情被消耗,市场机会由于不及时应变,也丧失了机会,所以这样的企业就长期瘫痪症,这里边常常犯的是官僚病,就是企业政治化。很不幸的在内地看到,不但国有企业,大型的民营企业现在也有这样的趋势。曾经在与净雅集团做沟通的时候,发现净雅集团进去有一个大的调幅说:拒绝官僚主义,打消本位思想。当一个组织去用口号做标语的时候,说明这种疾病已经蔓延了。
那我们下面来看一下,企业的经营要素。我会从五个方面,体制区隔,缔造者特质,企业文化,架构形态和战略定位和大家来分享。首先来看体制区隔。体制是什么?体制是一种游戏规则,它决定了你和谁玩,怎么样玩,玩多久,玩得开心不开心的问题。刚才王先生再做分享的时候,有快乐不快乐。孔子讲过:玩而不有德。无论学习也罢,企业组织也罢,心态是最重要的。体制区隔里面,你是哪一种在内地的国有体制下,构建的企业起来的切板图,还是灵动,有创造性的民办企业,外资企业。这都是不一样的。我们经常看到在企业界的一个很大的事件。李书福先生收购沃尔沃。(大家给予李书福先生一个掌声)。就好多人再讲,说李书福先生收购沃尔沃,就像当初悍马一样,是一个符号式的炒作行为。我的身边一位朋友曾经和李书福有过接触。他告诉我,其实李书福收购沃尔沃,要的不是它技术。它的技术和品牌都不变,要的是全球销售网络。
今天谈的是企业存续的基因。我也可以把话题引深一点。中国的民营企业走向世界,它面对三块板的。第一块板来来自于先进国家的先进技术,无法逾越。天花板,地板是什么?是全球的销售渠道,中间有隔板,就是反倾销,在打架。我在23号参加第67届中国汽车配件交易会的论坛。大家都谈这个问题:中国汽车的钢韧股、轮胎、受到来自欧洲和美国大的侵扰,一个必争的事实告诉我们,那一次和与会的企业家讲,首先你们要被选择,其次你们一定要向鬼子开枪。为什么?中国今年第一季度的汽车产销量是四百万辆,去年美国一年是1100万辆,而去年中国数字是多少?1400万辆。但是核心的80%都被外资的企业所垄断。我们那年的9·18的时候,是勿忘国耻,正如玉树赈灾一样,如果把那天做晚会的钱换成康师傅矿泉水,我认为更有意义。那我们谈体制区隔,我们看一顶是国有企业,在国际上做论坛的时候,大家都容易把中国石油作为一个案例,但是我从来对它不感冒。为什么?它如果不是垄断和专政的体系下,中石油不可能进入500强的。
那第二种我们说民营,以这种草根企业为代表的李书福们是在逐渐的风声水汽。
第三类我们谈外资。我们看到肯德基和麦当劳。在全球的范围内,其实麦当劳比肯德基做的好。但是为什么在中国肯德基做的棒,因为它完全本土化,这是体制的问题。
第二,我们谈缔造的特质。大家在谈管理里,最重要的的在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