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公共服务配套、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
(二)浙江绍兴开展了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行动。浙江绍兴是个比较发达的地区,他们的新农村建设比较典型的是,绍×××2003年下半年开展的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行动。该行动坚持的基本原则是:规划先行、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城乡统筹、互促共进、集聚集中;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注重特色;整合资源、节约用地、持续发展;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群众自愿。采用的模式分三种:一是拆迁新建式,就是“破旧立新”;二是整理改造式,就是“推陈出新”;三是保留治理式,就是“洗新革面”。新农村建设的激励政策:一是用地优惠。县政府提供新农村建设专项土地指标;鼓励开展拆旧建新工程;规划一部分土地用于村民建房。二是税费减免。新农村建设的测绘、规划费用,按村庄人口规模给予补助;对新农村建设中所涉及的规费,全免、减半或只收工本费;免费提供新农村建设户型通用图集。三是考核奖励。新农村建设的村中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建设施的费用,采用以奖代补方式一次性奖励给村;新农村建设工作纳入县对各镇街的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
(三)山东青州开展了“巴伐利亚试验”。该实验项目的官方称谓是“中德土地整理与农村发展合作试验区”。这是15年前,××××××南张楼村在德国一家基金会的帮助下,开始进行的一场旨在证明“在农村生活,并不代表可以降低生活质量”的试验。二战后的德国和20世纪80年代末的中国有很多相似之处,大量农业人口离开农村涌入城市,农村土地甚至出现荒芜现象。50年前德国在巴伐利亚州开始实施“巴伐利亚试验”后,成为德国农村发展的普遍模式,并在1990年起成为欧盟农村政策的方向。德国希望把在其本土成功运行的“巴伐利亚”农村发展模式运用到中国来。因为山东当时的农村特征与巴伐利亚州比较相似,而且还建立了省州之间的长期×××联系。在该项目落户之前,南张楼村在青州属于中等偏下的农村,而德国人看中的正是南张楼村当时作为中国北方农村代表所具有的天然劣势:不靠城、不靠海、没有大企业、不靠近交要道、没有矿产资源、人多地少等。项目实施15年来,应当肯定地说,南张楼村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收入提高,目前年人均纯收入达600xxxx;兴建了8xxxx个企业;成功地留住了人,项目实施前该村居民400xxxx,目前还是400xxxx;居民生活方式改善,用村里年轻人的话说就是:他们不想去城里,是因为城里有的,南张楼都有。目前这一试验是否成功了?中德方面专家的共同认知是:“巴伐利亚经验”部分达到了最初的目标。当然,目前这是一项还没有终结的试验,改造农村是几代人的努力。
以上这三种模式对我们泽州新农村建设都很有作用,比如南部山区乡村可以学习江苏赣州经验,主要解决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发达的地区要和浙江×××学习,建设全面小康型新农村;纯农业地区要向××××××南张楼村学习。总体上全县的新农村建设,我倾向于浙江绍兴模式,下一步,我们要组织人员到浙江绍兴学习,同时我们还要组织一部分人到×××南张楼村学习。
(四)四川成都新农村建设经验。×××从2003年开始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逐步让农民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险、基础设施等方面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使城乡共生共荣共发展。其基本思路和工作重点可以概括为“三个集中”、“三大工程”和“六句话”。“三个集中”是:推进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和农民向集镇集中。“三大工程”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发展环境建设和农村扶贫开发。“六句话”是:坚持以县城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为重点,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和基础,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建立健全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机制为关键,以制定和完善配套政策为保证,以农民生产生活和居住方式转变为着眼点。
应当讲,从国外开展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我国部分地区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做法来看,每种新农村建设模式都决定于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状况、经济水平、人文历史、发展机遇等多种要素。我县的县情和外地的情况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很多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新农村建设中,只能借鉴学习外地的经验,更多的是要从我县的县情出发,走出一条适合我县发展的新农村建设之路。
三、我县怎样开展新农村建设
中央提出的“5句话、2xxxx字”,具体到我们×××,就是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新产业、新风尚、新村镇、新农民、新机制这样的“五新”农村。再具体点,就是到2010年,要把全县10的村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农村,50的村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新农村,40的村建成小康或者宽裕型小康的新农村。具体到今年,我们就是要突出抓好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