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纷落户。强势推进招商引资,先后成功举办“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和赴欧美、港台、日韩、南方、浙江等一系列招商活动。全市利用外资在前两年连年翻番的基础上,预计今年协议注册外资16亿美元,注册外资实际到帐8亿美元(1-11月已到帐7.15亿美元),外资企业实现税收7.56亿元。其中,沿江地区协议注册外资、注册外资实际到帐、外资企业税收分别为14.4亿美元、7.1亿美元、5.74亿元,分别占全市总额的90%、88.8%和75.9 %。
4、以农民增收为中心,切实做好“三农”工作。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坚持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以工业化富裕农民,以城镇化繁荣农村。在加强基本农田质量管理、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加快农业结构集约式调整步伐,全市建成市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6个,35家市级龙头企业产销利增幅均在20%以上。多渠道加大农业投入,农业利用“三资”比上年增长47.3%。加快发展乡镇工业,预计全年完成增加值200亿元,增长29%。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和省委、省政府3号文件精神,调减农业税率3个百分点,实行粮食直补、水稻良种补贴和购买农机补贴政策,“一降三补”共减轻农民负担1.96亿元,人均减负66.9元。
5、大力推动全民创业,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切实关注民生,富民工程取得新进展。市委、市政府把推动全民创业、放手发展民营经济放在优先位置来抓,出台了鼓励全民创业的60条意见,召开了全民创业动员大会,优化了全民创业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积极引导各类人员自主创业,大力推动民资招商工作,民资投入翻番,预计今年可达250亿元,新增私营企业6000户,新增注册资本突破了100亿元。切实关注民生,努力使建设和改革成果惠及百姓。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采集就业岗位6万个,推荐就业2.9万人。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100%,城市低保对象做到应保尽保。市区新建解困定销房、解危安置房5万平方米, 827户符合“831”条件的特困户分到了定销房。全面完成2000户农村草危房改造任务,农村通达工程、碧水工程等为民办实事工程稳步推进。
6、坚持深化改革,体制机制的活力进一步增强。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以引进增量投入为主,推进了通裕纺织、冶金机械等16家重点企业的战略重组,依法破产了14家长期亏损企业,依法调整了3.36万名职工的劳动关系,一批企业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全面启动市直生产经营型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目前有56家基本推进到位。继续推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以实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推行政务公开,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方式创新。
7、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三个文明协调发展。隆重开展了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和建国55周年系列活动,进一步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江泽民同志给吴霜同学的回信和胡锦涛总书记给开妍同学题词为指针,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推进“文化扬州”建设,重视精神产品生产,繁荣文艺创作。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得到进一步加强。优化配置卫生资源,市中心血站、苏北人民医院门急诊大楼建成使用,市妇幼保健医院、一院改造工程进展顺利,提高了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切实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市,发展政治文明。认真组织学习宪法和宪法修正案,隆重庆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50周年、人民政协成立55周年,积极支持人大、政协履行职能。牢固树立“发展是政绩,稳定也是政绩”的观念,统筹协调改革发展中的利益矛盾。进一步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深入开展“平安扬州”创建活动,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分子,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市社会安定、投资安全、人民安宁。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统战、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和港澳工作,注重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作用。举行了国防动员演练和城市防空袭实兵演习,国防建设进一步加强。
8、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重点,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推进。认真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和一批法规性文件,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发挥党校主阵地作用,多途径、多形式培训干部,举办“走向长江时代”系列讲座,实现了干部三年轮训一遍的目标。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加大干部公开选拔任用的力度,在全市范围内公推公选15名副处级干部,在仪征市马集镇进行乡镇党委换届的公推直选试点。加强社区党建资源和力量的整合,全面推进“富民党建工程”,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得到加强。深入学习贯彻两个《条例》,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了对干部的监督和管理。市委常委向全市作出廉政承诺,完善出台了干部选拔任用、述职述廉、市委常委与市管干部谈话谈心、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责任追究等十项制度,市委主要负责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