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式、学习方式、娱乐方式、交际方式以及思维方式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多语种读写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现代交际能力和其它必要的生存常识,已经成为当今学生和家长们所追求的热点,“双语教学”由此成为一种社会的显性需求。
2、经济全球化、中国加入wto的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步伐的加快,上海将面临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形势,尽管随着九五计划的完成,上海提前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但是,目前高层次、高素质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严重缺乏,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上海所需要的人才不仅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更应具备能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交流和协作的能力。外语的重要性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双语学校和双语教学的出现是上海顺应时代潮流的的必然产物。
3、英语教学要求不断提高的内在需要
李岚清副总理在中南海召开的外语教学座谈会上说过:“我国目前外语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普遍存在‘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问题,亟需研究改进。”经常有这样的学生,他们拿着四六级证书和托福高分,可一到实际运用,要么张不开嘴,要么一开口就是结结巴巴的中式英语。双语教学应该是有效避免“应试哑巴英语”的良方。随着与世界接轨,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我国外语教学改革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改变“哑巴英语”、“聋子英语”已经迫在眉睫,双语学校和双语教学由此成为当前英语教改实验中的必然选择。
4、现代internet网络信息技术的需要
现代计算机技术和internet网络信息技术,都是基于英语这一国际性通用语言开发的,英语成为现代信息技术传播的语言支撑。从形式上看,一个国家讲一种语言,似乎是独立的象征,但现在的英语除原有的职能外,从某种意义上说已演化成为一种工具,一种能为你衍生出科技和财富的工具。印度的成功就说明了这一点,英语不仅使印度人更快地走向实质上的独立,更顺利地走出种群的约束,而且成为了把印度推上世界软件大国宝座的助推器。
5、现代教育理念和素质教育的需要
语言的本质是工具,但人类在进步,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外语已从一种工具变为一种思想,一种知识库。从学习者的认知角度来看,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认识世界的工具,掌握一种语言即掌握了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而掌握另外一种语言就意味着掌握了另外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会一门外语,不但是多了一双眼睛、一对耳朵和一张嘴,甚至还多了一个头脑!我们应当看到,外语教学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必然产生重大影响,是构造完美人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双语教学”的科学定位
当前双语教学已成为中国课程改革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各地使用“双语”冠名的学校很多,以“双语”冠名的班级更多。有的学校的所谓“双语”仅仅是强化英语教学,有的学校的所谓“双语”仅仅旨在强化汉语和英语两门学科的教学,更有的学校将“双语”变为其“尖子”班的代名词。社会上出现了滥用“双语”,把它作为争取生源,提高办学竞争力的倾向。
那么“双语教学”这个概念究竟应该怎么理解?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必须区分“语言教学”和“教学语言”两个概念的区别。
1、language teaching与teaching language
加拿大双语教学学者卡明斯(cummins)提出:“一个最起码的区别是看双语教学是按‘手段’还是按‘目的’来定义的。如果双语教学被定义为达到某种教学目标的手
段,那么,对两种语言的运用能力不一定是双语教学的一个目标……但是,‘双语教学’这个词有时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