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全面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高;危化品和烟花爆竹事故总量不突破国家下达的控制指标,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全省危化品和烟花爆竹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做好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的监管工作,生产、经营企业不出现公安部门认定的非法行为。
(一)积极推动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张德江副总理在今年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明确指出,“搞好安全生产,关键在企业,重点在‘一把手’,重中之重在于安全责任落实到位。”一是要培养和强化危化品、烟花爆竹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法制意识、责任意识,使他们真正把安全生产摆到各项工作的首位,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要通过培训教育,使危化品和烟花爆竹企业主要负责人正确理解国发〔xx〕23号文件精神,准确掌握相关配套文件的具体要求,全面把握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内涵,使主体责任落实工作紧贴企业实际。二是要通过政府和部门监管责任的落实,督促危化品和烟花爆竹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充分发挥危化品安全监管综合职能,依托安委会,开展联合执法,严格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加大安全奖惩力度和责任追究力度,监督企业切实把主体责任落实到位。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强化日常安全监督检查,及时纠正查处非法违法、违规违章行为,超前防范危化品和烟花爆竹生产安全事故。
(二)全面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重要抓手,是各级政府落实监管责任的有力支撑,是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治本之策。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要把这项工作抓细、抓实,既要重视结果,又要重视安全生产水平提升过程。国家安监总局正在组织制定危化品、烟花爆竹生产企业一、二、三级安全标准化标准,待发布后,我们将认真组织宣贯。按照标准,对现已取得安全标准化的企业进行复审。到2012年底,现有的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必须达到三级以上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鼓励安全生产硬件条件较好、安全管理基本到位的企业创建标准化二级企业;一级企业则要求是当前安全生产的标杆、样板企业。
(三)认真组织好安全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各地要紧紧抓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契机,尽快制定并落实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要认真分析研究化工园区规划建设无标准、安全管理无规范、风险容量无控制等问题,积极探索化工园区一体化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研究符合化工园区实际的风险控制技术。到2015年底,基本完成城区内安全风险高的化工企业搬迁转产或关闭,从根本上缓解城区化工企业与公共安全的矛盾。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科学谋划并认真落实烟花爆竹安全发展规划。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动烟花爆竹企业安全生产基础改造提升工作。不断改造完善安全生产基础设施,严格把好工程建设项目安全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关,努力推进烟花爆竹生产机械化,夯实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基础,确保烟花爆竹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全面符合国家有关规范标准要求,提高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安全保障能力。
(四)依靠科技进步,确保企业本质安全。危化、烟花爆竹生产企业要对照国家标准规范和有关文件要求,对现有生产装置、设备及其控制系统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制定技术改造计划。积极采用物联网技术,对工艺控制、重大危险源、重点设备和工序实施有效监控。推进危险化工工艺的生产装置自动化控制和紧急联锁系统改造,组织开展烟花爆竹生产关键机械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的研发,实现混药、装药、压药、插引、结鞭等机械化生产,有裸药工序做到人机隔离操作,逐步实现鞭炮、组合烟花等生产同一化程度高的产品(或工序)的自动化生产,减少有药工序现场作业人员。加大烟花爆竹安全技术和装备科研力度,大力推广安全可靠的工艺技术和机械装备,强制淘汰落后的工艺和设备。到xx年底,基本完成在役涉及危险化工工艺的生产装置自动化控制和紧急联锁系统改造,化工企业生产工艺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高;危化品重大危险源全部实现自动化监控,温度、压力、液位等重要监控参数实现远程时时监测报警。
(五)全面推进监管能力的提升。要进一步加强危化、烟花爆竹安全监管队伍建设,落实监管人员,理顺监管职责,为安全监管规范化创造的条件。要加强队伍建设和业务能力建设,健全部门联动机制,进一步规范检查行为,改进工作方法,增进监管效果。要从单纯注重事故监管向全面预防职业危害转变,以监管的规范化促进企业安全标准化,把握安全生产主动权。“十二•五”时期,要以县级安全监管队伍建设为重点,建立一支人员数量上满足监管工作要求,专业知识结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